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
南郊街道毛家棚村艾草飘香致富路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凡景)近日,走进曾都区南郊街道毛家棚村慧诚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内飘出阵阵艾香,工人们各自忙碌将晾晒好的艾叶打包装袋……
  “可以多装一点,一定要足斤足两,保证品质。”慧诚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治慧一边叮嘱着工人,一边还不忘与手机直播间内的网友互动,“现在包装的是今年端午节采摘晾干的艾叶,收到干艾叶后要在避光、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直播镜头前,6、7位村民围坐在艾叶前,村民李光柱熟练地将艾草装袋、过秤。“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艾草,我自家有3亩,平时农忙过后就在合作社务工,一年能增收7000多元。”常见药材为何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金草”?这还得从夏治慧说起。
  2019年,夏治慧回乡创业,当她看到村里连片的土地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中浮现:小小艾草,浑身是宝,或许可以另辟蹊径,从艾草里找到致富“良方”。
  在多地实地考察和学习后,夏治慧与丈夫左成一起流转500余亩土地,投入150余万元,购入艾草打绒机、卷条机、农用拖拉机、旋耕机、粉碎机等全套生产及运输设备,种植随州大白艾。成立曾都区慧诚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60余名农户就业。
  “刚开始种植艾草时,一年的艾叶产量大概是20多吨,现在一年可以加工到500多吨,翻了20多倍。”夏治慧介绍,随州大白艾是用山上挖的野生艾根进行栽种繁殖,是正宗的随州本地药材,繁殖能力强,每年最少可以收两茬,一亩地大概能收500公斤,每亩收益在3000元左右,端午节前后的鲜艾草则可达到7000元/亩。目前,公司注册“爱如珍宝”“慧诚圣艾”等产品商标16个,可制作艾草包、艾香、艾草床垫等各类艾草制品70余种。
  为降低气候条件影响,提高艾草制品生产加工能力,今年夏治慧又投入100多万元,在村里建成一座500多平方米的毛家棚村绿色种养循环经济产业园,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杂草、树枝树叶等农业生产废料,制成酵素肥,生产艾草酵素、洗浴用品等。
  “酵素液态肥不仅可做叶面肥还可替代农药杀虫,减少农作物化肥和农药污染,有效改良土壤,其过滤的残渣还可循环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夏治慧说。
  “后续村里计划再投入50万元,建一座300平方米的厂房,帮助我们扩大规模。预计两个新厂将增加3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翻五番,为曾都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对于未来,夏治慧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