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3日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黄峰 刘静怡
“在公司扩大生产急需资金的关键时期,感谢城郊财政所帮我们协调争取到200万元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近日,广水鹤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斯涛对城郊财政所倾情助企纾困,连声称赞。
今年以来,广水市城郊财政所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把财政业务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通过落实政策、提升服务、完善办事流程,打造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土壤,为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宣传“拓深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规定,着力打造“门槛低、效率高、麻烦少、态度好”的一流营商环境,城郊财政所进一步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展现财政担当,助力城郊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为使财政惠民惠企政策深入人心,城郊财政所通过电子屏、悬挂横幅、微信、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确保企业和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先后开展“财政政策进村入企”专题活动18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财政形象。城郊财政所创新开展“入企护商”行动,通过集中走访、解决问题、建立机制3个阶段有序推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共走访16名企业家,收集意见建议21条,现场解决18条。
不断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利用节假日在外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积极宣传企业招工条件和优厚待遇,先后为4家企业输送员工150余人次,较好地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政务服务“有温度”
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财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城郊财政所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办事环境好、效率高、服务优的政务服务环境。
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梳理整合财政政务服务事项,精心编制“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证、政府采购投诉处理”3项办事指南,实现财政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即刻受理。
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转变政府采购监管职能,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专题培训”“线上业务指导”“组织专线实操教学”等方式,实现政府采购一个平台、一次注册、一套标准、一网办理。截至目前,共开展政府采购业务督导22次。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容缺受理、简化程序等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该所加强企业及银行沟通,持续做好后续服务,加快具体事项审批办理。截至目前,已帮助6家企业融资2000余万元。
纾难解困“加力度”
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城郊财政所紧紧抓住破解难题的“关键点”,把管理、服务贯穿到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
征地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城郊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主动参与征地拆迁工作。为实现发展和民生“双赢”,该所一方面加强政策培训学习,让每名工作人员用好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强化政策指导,为群众诠释相关政策,让征地拆迁工作“阳光化、透明化、法制化、合理化”,有效拉近干群关系。
宜美多食品项目地块供应扫尾工作中,一户征拆户不配合,致使项目无法实现按期交地。为了尽快争取其配合,该所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先后数十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该征拆户的工作,完成了算账签字,项目实现完整交地。
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积极协助下,不到三个月时间,为4个重点项目征地120亩,均在预计时间内顺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与此同时,城郊财政所主动靠前服务,在项目评审、项目监管、财会监督检查中主动向服务对象送政策、答疑惑,为企业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资金100余万元。
“在公司扩大生产急需资金的关键时期,感谢城郊财政所帮我们协调争取到200万元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近日,广水鹤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斯涛对城郊财政所倾情助企纾困,连声称赞。
今年以来,广水市城郊财政所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厚植企业发展“沃土”,把财政业务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通过落实政策、提升服务、完善办事流程,打造适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土壤,为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宣传“拓深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规定,着力打造“门槛低、效率高、麻烦少、态度好”的一流营商环境,城郊财政所进一步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展现财政担当,助力城郊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为使财政惠民惠企政策深入人心,城郊财政所通过电子屏、悬挂横幅、微信、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确保企业和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先后开展“财政政策进村入企”专题活动18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财政形象。城郊财政所创新开展“入企护商”行动,通过集中走访、解决问题、建立机制3个阶段有序推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共走访16名企业家,收集意见建议21条,现场解决18条。
不断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利用节假日在外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积极宣传企业招工条件和优厚待遇,先后为4家企业输送员工150余人次,较好地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政务服务“有温度”
企业项目发展到哪里,财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城郊财政所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办事环境好、效率高、服务优的政务服务环境。
紧盯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难点”,梳理整合财政政务服务事项,精心编制“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证、政府采购投诉处理”3项办事指南,实现财政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即刻受理。
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转变政府采购监管职能,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专题培训”“线上业务指导”“组织专线实操教学”等方式,实现政府采购一个平台、一次注册、一套标准、一网办理。截至目前,共开展政府采购业务督导22次。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实施容缺受理、简化程序等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代理记账机构设立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该所加强企业及银行沟通,持续做好后续服务,加快具体事项审批办理。截至目前,已帮助6家企业融资2000余万元。
纾难解困“加力度”
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城郊财政所紧紧抓住破解难题的“关键点”,把管理、服务贯穿到优化营商环境全过程。
征地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城郊财政所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主动参与征地拆迁工作。为实现发展和民生“双赢”,该所一方面加强政策培训学习,让每名工作人员用好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强化政策指导,为群众诠释相关政策,让征地拆迁工作“阳光化、透明化、法制化、合理化”,有效拉近干群关系。
宜美多食品项目地块供应扫尾工作中,一户征拆户不配合,致使项目无法实现按期交地。为了尽快争取其配合,该所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先后数十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做通了该征拆户的工作,完成了算账签字,项目实现完整交地。
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积极协助下,不到三个月时间,为4个重点项目征地120亩,均在预计时间内顺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与此同时,城郊财政所主动靠前服务,在项目评审、项目监管、财会监督检查中主动向服务对象送政策、答疑惑,为企业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资金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