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7日
托起群众“安居梦”
——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小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付荣荣
  安居乐业是广大农民群众最淳朴的期盼。自2011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我市已累计完成3.7万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危房改造任务,惠及18万余人。农村危房改造,成为脱贫攻坚战中扶贫效果突出、群众满意、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有亮点的惠民工程之一。
   高位推进,筑牢房屋“安全墙”
  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降的原则,我市建立起“市级指导、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组主体”的工作体系,贯彻落实《随州市农村房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推动建立农房用地、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制度,确保“管得住、改造好、安心住”。截至目前,全市动态新增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51户,已开工451户,竣工390户,拨付补助资金729万元。
  细化鉴定标准,加强过程监管。充分利用专家组对存量危房进行逐户鉴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改造措施。严格遵循审批流程,会同财政、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对危改对象再梳理、再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对改造房屋的质量安全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整改,加大农房建设质量巡检,坚持质量不合格、验收不过关,旧房不拆除、政策不兑现。
  实行分级分类,精准发放补助。坚持危改补助标准不降低,分类分级精准补助,避免农户因建房返贫。农村危房改造竣工且验收合格后的3个月内,及时足额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拨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或农户委托并签订三方协议的施工单位,确保资金及时、快捷拨付到户。
   内外兼修,锻造乡村“建设军”
  乡村工匠是农房建设的主体,管好“工匠”才能建好“农房”。
  强化政策统筹。将农村危房改造同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政策有机结合,在“改房子”的同时兼顾“整院子”,一并解决安全和环境问题,全面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开展学习培训。通过宣贯培训、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等方式,持续加强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技术指导。多次召开现场会、组织考察学习、带领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指导、举办培训班,免费发放涵盖30多种房型的农房建设图集10000余册,累计培训建筑工匠共2347名,形成了一批懂技术、有经验、能打硬仗的农村工匠生力军。
  加强行业指导。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低成本、可复制的危房改造工作新模式。充分挖掘地方建筑文化,将其融入村庄环境、特色旅游等村庄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随州地域风情的特色民居。
   动态监测,守护村民“安心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近年来,我市探索建立监测户、脱贫户动态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对所有六类重点群体,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密切关注其住房安全动态,确保低收入群众住房安全。
  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保基本”。按照“以人找房、以房找人”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全市农村住房排查,彻底摸清危房底数,规范建立危房台账,实行数据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大数据信息比对和危房监管,确保发现一户、改造一户。
  分级分类,应改尽改“不漏人”。紧盯“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进一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覆盖面。对于鉴定为C级、D级的唯一住房,做到应改尽改;对于鉴定为C级、D级的“一户两宅”住房,督促镇村具体实施尽快依法拆除;对于非贫困户的农村危房,按照“谁申请鉴定谁付费,谁改造房屋谁承担费用”的原则进行改造,属地政府提供技术指导。
  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守底线”。持续深化农村危房改造腐败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对历年来各级交办的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全面查缺补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进一步完善改造农户档案信息,加强与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衔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各级城乡建设部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担当,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做实做细低收入群众住房安全保障工作,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住得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