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4日
留住文化之“根” 传承非遗之“魂”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延续的例证,也是华夏儿女滋养心灵、倍加珍惜的精神遗产。近年来,随县文化馆(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做好本土非遗传承推广,从抢救保护到合理利用,从单项保护到整体保护,取得了诸多成绩。截至目前,随县拥有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天通过集中展示,旨在为非遗传承与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使得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熠熠生辉,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打锣鼓》项目简介
打锣鼓是随州市大洪山一带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用于祭祀。它以锣鼓间奏,由歌师吟唱,属民间歌谣中的“仪式歌”。其演唱调式以宫调和徵调为主,主旋律为宫调。唱词内容以史前创世神话为主。其表演形式:一种是3人或5人于室内坐堂而唱,谓之“堂鼓”。另一种是29人以上的队伍于室外边歌边舞,谓之“抟鼓踏歌”。
打锣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歌唱之俗,它是由原始社会的“讴歌”到春秋时代庄子的“鼓盆而歌”或“击缶而歌”,从春秋末到战国初的“楚巫”文化到“汉乐府”音乐,逐渐演变而来。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打锣鼓的鼎盛时期;“四清”运动和“文革”期间,被视为迷信活动而被取缔;八十年代后,打锣鼓重获新生。
打锣鼓是当地群众世代精神寄托的一种喜庆习俗。在鼎盛时期,曾有一方锣鼓一方会之说。它是南北音乐交融的结晶,也是荆楚音乐之大成,对于研究湖北曲艺音乐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价值。打锣鼓的唱词内容记叙了天地、人类、动植物的进化过程;揭示了华夏民族逐步衍进的必然历史规律;证实了祭祀封禅的源流;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填补了与古代史籍相印证的珍贵资料空白;是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和古神话史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对破释人类起源谜团,揭示远古华夏繁衍的轨迹和研究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
《打锣鼓》2007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大洪山传说》项目简介
大洪山传说重点分布区域是随县县域的长岗镇、殷店镇、淮河镇、大洪山风景管理区等多个乡镇。
这些区域由于大洪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众多,拥有关联楚国伐随、东汉王匡王凤起义、宋末明玉珍屯兵称帝、近现代革命将士抗战等重要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因此大洪山各类传说在这些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大洪山传说历史悠久,传承有各种类型的神话、传说、故事200多篇。大洪山传说自先秦以来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发轫期(先秦—西汉),以神农教民稼穑传说和楚王传说为主;第二阶段是发展期(东汉—魏晋南北朝),以王匡王凤为首的农民起义传说(双王洞的传说)和洪山寺传说为主;第三阶段是繁荣期(隋唐—宋元明清),以人物传说为主;第四阶段是演变期(近现代),以红色故事为主;第五阶段是融合期(当代),以各阶段传说的融合传承为主。
大洪山的神农稼穑传说与地方性风物起源传说,先秦时期始有传承,王匡王凤农民起义传说在东汉初年开始流传,后经魏晋隋唐时期佛教文化推动,山水风物传说得到丰富发展,李白、韩愈等名人传说也有讲述和传承。明清时期融入张三丰传说,近现代以贺龙、李先念等革命家的先进事迹和革命将士的抗日救亡斗争为内容等的红色故事成为新的大洪山传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组织采录并编辑民间文学故事集成,薜国旺、刘大业以此为基础,编辑印刷了《大洪山传说》一书,收录了55篇综合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故事的大洪山传说,反映了大洪山传说当代传承的基本形态。
大洪山传说以随县县域大洪山地区为中心传承区,基本内容包括神农稼穑传说、楚国争霸史实、农民起义传说、佛道劝善传奇、红色英雄故事等。山光水色、名洞古刹、诗文名家、战争风云,成为大洪山传说四位一体的核心题材,大洪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映生辉,为妙趣横生的历代传说提供了丰腴土壤。
《大洪山传说》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大洪山民歌》项目简介
《大洪山民歌》是流传于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歌谣的总称。是当地劳动人民从生活、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总结出来,供人们自娱自乐、抒发情感的载体。
《大洪山民歌》从演唱形式上看,有合唱、独唱和对歌;从艺术特点看,是诗与乐的结合体,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情感性都很强;从体裁上看,有山歌、车水歌、号子、小调、扯草歌、情歌、彩船调、祭祀歌等;从伴奏上看,分用锣鼓伴奏演唱和无伴奏清唱两种;从内容上看,包含天文地理、时令季节、历史典籍和人的内心世界,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没有曲谱,只靠口头传唱而继承发展。主要分布在以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为中心的地域和随县的三里岗、柳林、洪山,钟祥的张集、客店,京山的绿林等乡镇。
《大洪山民歌》融入了古代民歌、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民歌元素,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具有美教化育、厚人伦、易风俗功用。是大洪山人们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助手、斗争武器,是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是研究大洪山历史、社会、乡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它曲调多变、内容丰富,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是大洪山乃至我国民俗文化的一尊活化石,对研究传统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形成,以及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具有现实意义。
《大洪山民歌》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涢山好歌”“郢人善歌”之说。相传舜帝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据载,到了公元前四世纪,长江流域就有了民歌集《楚辞》,再后来有了《汉乐府》。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到了20世纪以后,民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民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大洪山民歌》逐步形成了由山歌、车水歌、号子、小调、扯草歌、情歌、船调、祭祀歌等一系列的古今相嵌、南北相融、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歌体系。
《大洪山民歌》2010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葛粉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二月风公司前身赵家葛坊诞生于清同治元年,已有百多年历史,是传统葛粉手工制做工艺的典型代表。根据一百多年的加工历史,得出采挖葛根一定要在霜降之后寻南山向阳肥沃之地,采挖中部饱满的葛根,采挖时尽量不伤着葛根,去掉稍根和须根,用清水洗去泥沙,边洗边刮掉表面皱皮,用水冲洗净,放入石臼中用力砸碎,再用石磨碾成细泥状,捞起放入摇包中加入清水,边摇边洗,进行浆渣分离。将浆水放入木盆或木桶中,沉淀24小时后去掉上层水,再兑入清水对沉淀的葛粉进行二次漂洗,再次沉淀24小时后去掉上层水、沉淀表皮油粉和底层杂质,取中间洁白葛粉,放入簸箕中晾晒干即成。
有着楚北天空第一峰美称的大洪山,山势连绵数十里,面积30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葛根生长的天然温床。
葛根,为豆科植物,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葛根作为名贵中药材,是清热解毒、通脉醒酒、呵肝护肾的良药,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济生方》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传统工艺是民族的瑰宝,葛粉制作是众多传统工艺中的一种,是人们原有的一种谋生技艺。但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葛粉制作的传统工艺受到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冲击,而且现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内涵则越来越不重视,加上葛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人们对这种技艺的认知度不高,从而导致这种传统技艺正在逐步消亡。葛粉制作技艺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和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下大气力加以保护。
《葛粉制作技艺》2013年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9月,赵今月入选第四批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是以产自随县的艾草为原材料,使用流传于当地数百年的传统艾草加工技艺生产、加工艾绒、艾条等多种艾产品的一种传统工艺。
“神农尝百草,百草艾为先”,随县地处神奇的北纬31度,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当地的野生艾草被叫做神农艾、大白艾,它植株高大,叶面或翠绿或墨绿,叶肉厚实,茎秆灰白,因其叶片背面呈现灰白色绒毛且长而得名。经鉴定,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制作的精油出油率高于其他地区艾叶的2—3倍。用神农大白艾艾绒制作的艾灸条,易于燃烧,穿透力强,艾灸药效更佳。
神农大白艾传统艾草制绒大致分为:采摘、分拣、晾晒、陈化、粉碎、筛分六个步骤。艾油的提炼,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临界萃取技术,使得艾油出油率、纯度都大大提高。
神农大白艾制作的艾产品,为中医临床提供了优质的艾绒、艾条等艾灸材料,相关药剂、膏剂可用于祛湿、散寒、止血、消炎、温经通络等治疗,丰富了中药方剂,为现代药学、医学等领域研究艾草的药用成分、制作原理等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样本。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带动了随州地区从艾草种植、采摘、制作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随着市场对优质艾草制作产品的认可,提升了神农大白艾的品牌附加值。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项技艺,随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组织掌握传统制作技艺的老技师,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开展传承教学,进行行业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规范行业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多元化产品,拓展市场渠道。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项目是一个融合了传统技艺、地域特色、健康养生等多重要素的重要项目,对推动随州中医药产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行保护和发展。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神农酿造洞藏酒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神农酿造洞藏酒制作技艺所在区域为随县殷店镇,地处随县东北部。号称随州市黑土地的殷店镇尤其适宜稻谷、小麦、高粱、玉米的生长。处于随州市三大水系之一的漂水河源头的山泉水,清澈甘甜,矿物质丰富,是神农酿造洞藏酒的天赐之水。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传承古老的酿酒技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末民初,殷店镇熊正启得到一位制酒高人的传授,掌握了从秘制酒曲到酿制技术、以及洞穴藏酒对酒品质提升的诀窍;熊正启一边酿酒,一边摸索、总结,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熊氏家族酿酒技艺。
神农酿造洞藏酒对原材料甄选严格,选用当地特殊土质种植的优质农作物、以及酒厂后面鞍山的优质山泉水酿造,从而保证最终酒的高品质。
距酒厂约七公里的山洞,洞内温度常年在12℃—18℃之间、湿度在80%左右,洞里缸内的酒体温度可一直保持在18℃;洞内微生物活跃且不易外泄,形成周而复始的内循环,可有效利用微生物作用提升酒质,是藏酒陈酿熟成的理想环境。
近年来,神农酿造洞藏酒酿造技艺在随州市、随县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逐步受到重视和保护。2021年,神农酿造洞藏酒被随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级重点保护的酿酒技艺。与此同时,以“福润泽”“山中醉”“南天雨”“神农玉露”为酒类品牌的产品逐步打开市场。
以熊展为传承人的年轻一代,不仅注重保留了传承的酿造技艺,还融入了新的创新理念,推动了神农酿造洞藏酒在现代市场中的发展。
《神农酿造洞藏酒酿造技艺》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随州根雕》项目简介
大洪山根雕是一种民间艺术,有独特的稀有性,是自然与人相辅相成的艺术传承品。以湖北荆楚大地出土的“避邪”为例,根雕技艺一直流传至今,也成就了现代的随州根雕。
随州根雕最具代表性的是取材于桐柏山南麓和大别山西端的厉山镇胡氏根艺以及取材于大洪山长岗镇洪山坪村的大洪山根雕。他们传承了根雕的技艺,不仅保留了本家族根雕艺术的特点,古朴、生动,同时借助自然之物的特点,更体现出各种根艺作品的独特魅力。
胡氏根艺,以传承者胡全军的曾祖父延续至今。从最初的花架、拐杖等实用饰品,到现在渐渐向动物、花鸟、人物的延伸发展,根雕艺术样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根艺的制作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手法。
大洪山根雕,传承者薛国旺历经多年打造出了一座根雕文化产业园,里面设有根雕博物馆、体验馆、禅茶馆、书画阁、餐饮区、客房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等。其作品题材丰富,包括人物、花鸟、走兽、生活用品和艺术饰品等,造型栩栩如生、各式各样。
随州根雕选材比较特殊,别处少有。银杏木,是随州最古老的树种,材质细腻,颜色微黄,木质不易开裂,不生虫,适合雕人物。黄荆树根随北山上居多,适合雕果盘和荷叶。老枣木树根,随北农村常见,树瘤漂亮,树心类似红木,适合雕刻手把件,文玩作品。特殊的材质造就了随州根雕的唯一性及独特性。
随县的胡氏根艺、大洪山根雕艺术风格特异,他们都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通过作者的巧夺天工,不仅让本已失去光泽的枯木重新焕发出光彩,而且又保留了其本身的独特韵味。随着文化和旅游进一步的结合发展,随州根雕的大件作品多半被随州、京山、枣阳、钟祥等地的大型酒店、景区以及公司和个人所收藏。根艺作品深受南阳、宜昌、襄阳、武汉、长沙、荆州等周边根艺爱好者的喜爱。
《随州根雕》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义阳大鼓》项目简介
义阳大鼓,又名义阳鼓书,因起源于古义阳辖地而名。清同治《随州志》考证:“随之北境有古义阳县地。”义阳大鼓,调,由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衍变而成。
最初,演唱者左手执简板,右手击鼓,说书时置鼓於竹制三脚架上。先以拍醒木静场,诗白后以“伊呀伊呀哟”衬词润腔,再接唱两句进入故事。唱腔主要有“起板”“平板”“嘹子”“悲腔”“垛子”之分。演唱者多具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讲究穿着气度,通常是身着长衫,头戴礼帽,脚穿“千层底”白底布鞋。演唱内容多为劝善,攀道之类。因此,艺人被尊称为先生。
义阳大鼓于20世纪30年代在随北地区及河南与随相邻的区域流传甚广。90年代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为继承保护,弘扬本地优秀民间艺术,汇同老艺人对原演唱形式进行完善。改进后的演唱形式是:一人主唱,四人或多人伴唱,演唱者身着旗袍,由三弦二胡,扬琴伴奏,并增加了前奏曲,在唱腔上也进行了改进。重新记谱,填写新词,不但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曲种得以保存下来,而且更趋完美。在众多的鼓书艺术中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深受观众青睐。
《义阳大鼓》由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衍变而成的优秀民间曲艺艺术,是桐柏山下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得到了国家、省、市曲艺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曾多次在省、市、县参加汇演、展演并获奖,并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义阳大鼓》是桐柏山太白顶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曲艺,作为民间传统曲艺艺术的一种,它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人民群众喜爱,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音乐价值。义阳大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义阳大鼓》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延续的例证,也是华夏儿女滋养心灵、倍加珍惜的精神遗产。近年来,随县文化馆(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做好本土非遗传承推广,从抢救保护到合理利用,从单项保护到整体保护,取得了诸多成绩。截至目前,随县拥有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天通过集中展示,旨在为非遗传承与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使得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熠熠生辉,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并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打锣鼓》项目简介
打锣鼓是随州市大洪山一带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用于祭祀。它以锣鼓间奏,由歌师吟唱,属民间歌谣中的“仪式歌”。其演唱调式以宫调和徵调为主,主旋律为宫调。唱词内容以史前创世神话为主。其表演形式:一种是3人或5人于室内坐堂而唱,谓之“堂鼓”。另一种是29人以上的队伍于室外边歌边舞,谓之“抟鼓踏歌”。
打锣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歌唱之俗,它是由原始社会的“讴歌”到春秋时代庄子的“鼓盆而歌”或“击缶而歌”,从春秋末到战国初的“楚巫”文化到“汉乐府”音乐,逐渐演变而来。清朝末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打锣鼓的鼎盛时期;“四清”运动和“文革”期间,被视为迷信活动而被取缔;八十年代后,打锣鼓重获新生。
打锣鼓是当地群众世代精神寄托的一种喜庆习俗。在鼎盛时期,曾有一方锣鼓一方会之说。它是南北音乐交融的结晶,也是荆楚音乐之大成,对于研究湖北曲艺音乐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价值。打锣鼓的唱词内容记叙了天地、人类、动植物的进化过程;揭示了华夏民族逐步衍进的必然历史规律;证实了祭祀封禅的源流;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填补了与古代史籍相印证的珍贵资料空白;是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和古神话史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对破释人类起源谜团,揭示远古华夏繁衍的轨迹和研究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
《打锣鼓》2007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大洪山传说》项目简介
大洪山传说重点分布区域是随县县域的长岗镇、殷店镇、淮河镇、大洪山风景管理区等多个乡镇。
这些区域由于大洪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众多,拥有关联楚国伐随、东汉王匡王凤起义、宋末明玉珍屯兵称帝、近现代革命将士抗战等重要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因此大洪山各类传说在这些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大洪山传说历史悠久,传承有各种类型的神话、传说、故事200多篇。大洪山传说自先秦以来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发轫期(先秦—西汉),以神农教民稼穑传说和楚王传说为主;第二阶段是发展期(东汉—魏晋南北朝),以王匡王凤为首的农民起义传说(双王洞的传说)和洪山寺传说为主;第三阶段是繁荣期(隋唐—宋元明清),以人物传说为主;第四阶段是演变期(近现代),以红色故事为主;第五阶段是融合期(当代),以各阶段传说的融合传承为主。
大洪山的神农稼穑传说与地方性风物起源传说,先秦时期始有传承,王匡王凤农民起义传说在东汉初年开始流传,后经魏晋隋唐时期佛教文化推动,山水风物传说得到丰富发展,李白、韩愈等名人传说也有讲述和传承。明清时期融入张三丰传说,近现代以贺龙、李先念等革命家的先进事迹和革命将士的抗日救亡斗争为内容等的红色故事成为新的大洪山传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组织采录并编辑民间文学故事集成,薜国旺、刘大业以此为基础,编辑印刷了《大洪山传说》一书,收录了55篇综合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故事的大洪山传说,反映了大洪山传说当代传承的基本形态。
大洪山传说以随县县域大洪山地区为中心传承区,基本内容包括神农稼穑传说、楚国争霸史实、农民起义传说、佛道劝善传奇、红色英雄故事等。山光水色、名洞古刹、诗文名家、战争风云,成为大洪山传说四位一体的核心题材,大洪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映生辉,为妙趣横生的历代传说提供了丰腴土壤。
《大洪山传说》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大洪山民歌》项目简介
《大洪山民歌》是流传于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歌谣的总称。是当地劳动人民从生活、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总结出来,供人们自娱自乐、抒发情感的载体。
《大洪山民歌》从演唱形式上看,有合唱、独唱和对歌;从艺术特点看,是诗与乐的结合体,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情感性都很强;从体裁上看,有山歌、车水歌、号子、小调、扯草歌、情歌、彩船调、祭祀歌等;从伴奏上看,分用锣鼓伴奏演唱和无伴奏清唱两种;从内容上看,包含天文地理、时令季节、历史典籍和人的内心世界,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没有曲谱,只靠口头传唱而继承发展。主要分布在以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为中心的地域和随县的三里岗、柳林、洪山,钟祥的张集、客店,京山的绿林等乡镇。
《大洪山民歌》融入了古代民歌、汉乐府民歌和南北民歌元素,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具有美教化育、厚人伦、易风俗功用。是大洪山人们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助手、斗争武器,是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是研究大洪山历史、社会、乡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它曲调多变、内容丰富,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是大洪山乃至我国民俗文化的一尊活化石,对研究传统音乐和专业音乐的形成,以及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具有现实意义。
《大洪山民歌》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涢山好歌”“郢人善歌”之说。相传舜帝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据载,到了公元前四世纪,长江流域就有了民歌集《楚辞》,再后来有了《汉乐府》。它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到了20世纪以后,民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帝反封建的民歌达到了高潮。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民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大洪山民歌》逐步形成了由山歌、车水歌、号子、小调、扯草歌、情歌、船调、祭祀歌等一系列的古今相嵌、南北相融、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歌体系。
《大洪山民歌》2010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葛粉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二月风公司前身赵家葛坊诞生于清同治元年,已有百多年历史,是传统葛粉手工制做工艺的典型代表。根据一百多年的加工历史,得出采挖葛根一定要在霜降之后寻南山向阳肥沃之地,采挖中部饱满的葛根,采挖时尽量不伤着葛根,去掉稍根和须根,用清水洗去泥沙,边洗边刮掉表面皱皮,用水冲洗净,放入石臼中用力砸碎,再用石磨碾成细泥状,捞起放入摇包中加入清水,边摇边洗,进行浆渣分离。将浆水放入木盆或木桶中,沉淀24小时后去掉上层水,再兑入清水对沉淀的葛粉进行二次漂洗,再次沉淀24小时后去掉上层水、沉淀表皮油粉和底层杂质,取中间洁白葛粉,放入簸箕中晾晒干即成。
有着楚北天空第一峰美称的大洪山,山势连绵数十里,面积30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葛根生长的天然温床。
葛根,为豆科植物,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葛根作为名贵中药材,是清热解毒、通脉醒酒、呵肝护肾的良药,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济生方》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传统工艺是民族的瑰宝,葛粉制作是众多传统工艺中的一种,是人们原有的一种谋生技艺。但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葛粉制作的传统工艺受到了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冲击,而且现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文化内涵则越来越不重视,加上葛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宣传,人们对这种技艺的认知度不高,从而导致这种传统技艺正在逐步消亡。葛粉制作技艺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工艺和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下大气力加以保护。
《葛粉制作技艺》2013年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9月,赵今月入选第四批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是以产自随县的艾草为原材料,使用流传于当地数百年的传统艾草加工技艺生产、加工艾绒、艾条等多种艾产品的一种传统工艺。
“神农尝百草,百草艾为先”,随县地处神奇的北纬31度,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药材资源。当地的野生艾草被叫做神农艾、大白艾,它植株高大,叶面或翠绿或墨绿,叶肉厚实,茎秆灰白,因其叶片背面呈现灰白色绒毛且长而得名。经鉴定,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制作的精油出油率高于其他地区艾叶的2—3倍。用神农大白艾艾绒制作的艾灸条,易于燃烧,穿透力强,艾灸药效更佳。
神农大白艾传统艾草制绒大致分为:采摘、分拣、晾晒、陈化、粉碎、筛分六个步骤。艾油的提炼,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临界萃取技术,使得艾油出油率、纯度都大大提高。
神农大白艾制作的艾产品,为中医临床提供了优质的艾绒、艾条等艾灸材料,相关药剂、膏剂可用于祛湿、散寒、止血、消炎、温经通络等治疗,丰富了中药方剂,为现代药学、医学等领域研究艾草的药用成分、制作原理等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样本。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带动了随州地区从艾草种植、采摘、制作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随着市场对优质艾草制作产品的认可,提升了神农大白艾的品牌附加值。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项技艺,随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组织掌握传统制作技艺的老技师,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开展传承教学,进行行业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规范行业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多元化产品,拓展市场渠道。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项目是一个融合了传统技艺、地域特色、健康养生等多重要素的重要项目,对推动随州中医药产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行保护和发展。
《神农大白艾制作技艺》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神农酿造洞藏酒制作技艺》项目简介
神农酿造洞藏酒制作技艺所在区域为随县殷店镇,地处随县东北部。号称随州市黑土地的殷店镇尤其适宜稻谷、小麦、高粱、玉米的生长。处于随州市三大水系之一的漂水河源头的山泉水,清澈甘甜,矿物质丰富,是神农酿造洞藏酒的天赐之水。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传承古老的酿酒技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清末民初,殷店镇熊正启得到一位制酒高人的传授,掌握了从秘制酒曲到酿制技术、以及洞穴藏酒对酒品质提升的诀窍;熊正启一边酿酒,一边摸索、总结,最终形成了完整的熊氏家族酿酒技艺。
神农酿造洞藏酒对原材料甄选严格,选用当地特殊土质种植的优质农作物、以及酒厂后面鞍山的优质山泉水酿造,从而保证最终酒的高品质。
距酒厂约七公里的山洞,洞内温度常年在12℃—18℃之间、湿度在80%左右,洞里缸内的酒体温度可一直保持在18℃;洞内微生物活跃且不易外泄,形成周而复始的内循环,可有效利用微生物作用提升酒质,是藏酒陈酿熟成的理想环境。
近年来,神农酿造洞藏酒酿造技艺在随州市、随县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逐步受到重视和保护。2021年,神农酿造洞藏酒被随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级重点保护的酿酒技艺。与此同时,以“福润泽”“山中醉”“南天雨”“神农玉露”为酒类品牌的产品逐步打开市场。
以熊展为传承人的年轻一代,不仅注重保留了传承的酿造技艺,还融入了新的创新理念,推动了神农酿造洞藏酒在现代市场中的发展。
《神农酿造洞藏酒酿造技艺》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随州根雕》项目简介
大洪山根雕是一种民间艺术,有独特的稀有性,是自然与人相辅相成的艺术传承品。以湖北荆楚大地出土的“避邪”为例,根雕技艺一直流传至今,也成就了现代的随州根雕。
随州根雕最具代表性的是取材于桐柏山南麓和大别山西端的厉山镇胡氏根艺以及取材于大洪山长岗镇洪山坪村的大洪山根雕。他们传承了根雕的技艺,不仅保留了本家族根雕艺术的特点,古朴、生动,同时借助自然之物的特点,更体现出各种根艺作品的独特魅力。
胡氏根艺,以传承者胡全军的曾祖父延续至今。从最初的花架、拐杖等实用饰品,到现在渐渐向动物、花鸟、人物的延伸发展,根雕艺术样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根艺的制作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艺手法。
大洪山根雕,传承者薛国旺历经多年打造出了一座根雕文化产业园,里面设有根雕博物馆、体验馆、禅茶馆、书画阁、餐饮区、客房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等。其作品题材丰富,包括人物、花鸟、走兽、生活用品和艺术饰品等,造型栩栩如生、各式各样。
随州根雕选材比较特殊,别处少有。银杏木,是随州最古老的树种,材质细腻,颜色微黄,木质不易开裂,不生虫,适合雕人物。黄荆树根随北山上居多,适合雕果盘和荷叶。老枣木树根,随北农村常见,树瘤漂亮,树心类似红木,适合雕刻手把件,文玩作品。特殊的材质造就了随州根雕的唯一性及独特性。
随县的胡氏根艺、大洪山根雕艺术风格特异,他们都以自然为主,人工为辅,通过作者的巧夺天工,不仅让本已失去光泽的枯木重新焕发出光彩,而且又保留了其本身的独特韵味。随着文化和旅游进一步的结合发展,随州根雕的大件作品多半被随州、京山、枣阳、钟祥等地的大型酒店、景区以及公司和个人所收藏。根艺作品深受南阳、宜昌、襄阳、武汉、长沙、荆州等周边根艺爱好者的喜爱。
《随州根雕》2024年列入湖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义阳大鼓》项目简介
义阳大鼓,又名义阳鼓书,因起源于古义阳辖地而名。清同治《随州志》考证:“随之北境有古义阳县地。”义阳大鼓,调,由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衍变而成。
最初,演唱者左手执简板,右手击鼓,说书时置鼓於竹制三脚架上。先以拍醒木静场,诗白后以“伊呀伊呀哟”衬词润腔,再接唱两句进入故事。唱腔主要有“起板”“平板”“嘹子”“悲腔”“垛子”之分。演唱者多具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讲究穿着气度,通常是身着长衫,头戴礼帽,脚穿“千层底”白底布鞋。演唱内容多为劝善,攀道之类。因此,艺人被尊称为先生。
义阳大鼓于20世纪30年代在随北地区及河南与随相邻的区域流传甚广。90年代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为继承保护,弘扬本地优秀民间艺术,汇同老艺人对原演唱形式进行完善。改进后的演唱形式是:一人主唱,四人或多人伴唱,演唱者身着旗袍,由三弦二胡,扬琴伴奏,并增加了前奏曲,在唱腔上也进行了改进。重新记谱,填写新词,不但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曲种得以保存下来,而且更趋完美。在众多的鼓书艺术中独树一帜,别具风格,深受观众青睐。
《义阳大鼓》由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衍变而成的优秀民间曲艺艺术,是桐柏山下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得到了国家、省、市曲艺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曾多次在省、市、县参加汇演、展演并获奖,并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义阳大鼓》是桐柏山太白顶景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曲艺,作为民间传统曲艺艺术的一种,它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人民群众喜爱,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音乐价值。义阳大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的喜爱。
《义阳大鼓》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保护单位: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