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2月21日
红色历史传薪火 绿色文旅促振兴

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

裸心隐乡

银杏谷迷你马拉松

首届银杏谷春节文化活动

Outdoormix自然探索乐园

Velosolutions国际泵道和山地车公园

落日山谷

斜阳耒筑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易睿其
在鄂北大地的东南部,有一片如诗如画的土地——曾都区洛阳镇。在这片土地上,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交织共生,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乡村景致,也为洛阳镇的文旅发展铺就了坚实底色。
近年来,洛阳镇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湖北旅游名镇、特色城镇,围绕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途径,在文旅品牌、体制机制、社会治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全域旅游度假区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打底
绘就文旅发展新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洛阳镇得到了生动实践。洛阳镇始终坚持以“守生态管护底线,创绿色发展亮点”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辟有机化发展道路。
踏入洛阳镇,仿佛闯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绽放,与翠绿的山林相映成趣;夏天,山林成为天然的避暑胜地,枝叶交织成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秋天,银杏叶如金黄的蝴蝶纷纷飘落,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金色绒毯;冬天,银装素裹的山林宛如一幅水墨画,静谧而唯美。
这里拥有着举世瞩目的古银杏群落,520万株银杏树星罗棋布,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6万余株,五百年以上近1万株,千年以上的更是多达308株。每到金秋时节,千年银杏谷便成了人们竞相前往的打卡胜地。
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洛阳镇积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条条平坦的沥青路蜿蜒于山林之间,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路旁,设置了休息亭、观景台,方便游客驻足欣赏美景。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确保这片绿水青山始终保持着它的原始风貌。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被洛阳镇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纷至沓来,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近年来,洛阳镇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围绕“大休闲、深体验、慢生活”的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全力打造更为丰富的产业业态,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完成民宿产业导入规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规划等多个控制性规划编制,并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为有序发展筑牢根基。同时,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成功提炼出“千杏”“百吉”主题银杏谷IP,精心打造全域视觉导览体系,进一步擦亮文旅名片。实现了银杏谷旅游度假区盛大启幕,千年银杏谷文化旅游区、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升级焕新,裸心隐乡、斜阳耒筑等高端民宿集聚成势,泵道公园、落日山谷、熊猫国际探险塔等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知音湖北·四季村晚洛阳专场、2024UCI泵道世锦赛和中国泵道联赛随州站、秋日大集、首届银杏谷春节文化活动、银杏谷迷你马拉松等活动均圆满举办,银杏谷旅游度假区申报和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4A级景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成效显著,为洛阳镇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为魂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洛阳镇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洛阳镇存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财富。
红色文化,是洛阳镇的一张亮丽名片。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宛如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新四军第五师的重要根据地,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指挥战斗,为抗击日寇、保卫家园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无不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和党员干部络绎不绝,他们在这里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九口堰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量超过60万人次,已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古色村落,宛如一颗颗散落在乡间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古韵。洛阳镇内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例如,龚店村的明清古民居群,建筑布局严谨,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古村落不仅是洛阳镇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它们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古老的故事,感受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产业融合
拓宽增收致富新路径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洛阳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农业、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特色产业,引导村集体以自然资源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溢价入股文旅项目,委托企业运营,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引导村集体兴办配套服务,促进村民就地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农业方面,洛阳镇形成了以银杏、食用菌、板栗、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业。去年,洛阳镇按时完成1628亩耕地出土见苗和3500亩耕地流出整改任务,建成5个村共1445亩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秋冬播种植,完成1.2万亩油菜种植任务,督导胡家河村、龚店村小麦种植,助力全区粮食产量质量稳中有升。与此同时,洛阳镇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将银杏果、板栗等加工成各类休闲食品,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洛阳镇的乡村旅游也日益火爆。在千年银杏谷周边,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农家乐以当地的特色食材为原料,为游客们烹制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土鸡汤、香菇炖排骨、银杏猪肚汤等,每一道菜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回味无穷。
为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洛阳镇还积极开发各类旅游项目。亲子采摘园里,游客们可以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感受劳动的乐趣;户外拓展基地中,人们挑战自我,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学习传统的农耕技艺。这些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极大地提升了洛阳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项目驱动
点燃文旅发展新活力
项目建设是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洛阳镇积极谋划、推进了一系列文旅项目,为文旅产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去年来,该镇聚焦大休闲、微度假、慢生活,实施文旅项目22个,引进业态品牌28个。对千年银杏谷景区进行升级改造,对九口堰纪念馆、纪念园重新布展,新建红培基地和红色文化体验园,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通过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引进裸心隐乡、自然与、斜阳耒筑、既见行旅等品牌民宿5家,推动民宿集群式发展。百美驿站、长江公益之家等一批小而美的乡村公共空间投入使用,落日山谷、国际泵道公园即将正式开业,度假区更具年轻态、时尚感。
与此同时,洛阳镇还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照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坚持基础配套先行、公共服务配套原则,完善度假区内公路、旅游公厕、停车场等各类基础设施,自2022年起,閤珠线、龚金线、同柳线、洛明线、同兴集镇刷黑相继完工通车,高标准建设通往大乐之野、裸心隐乡、斜阳耒筑的乡村公路,全域旅游循环公路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完成通湾公路硬化25.56公里,新改建桥梁11座,新增太阳能路灯500盏,农村寄递物流村级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
2024年,为全力改善集镇面貌,服务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镇在张畈、胡家河、骆家畈等村打造了美丽乡村点,与周边文旅项目串联,进一步丰富了游客游览体验观感。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洛阳镇高速口和迎水路外立面包装、珠宝山村四杆合一线路迁改,修复更换外环路路灯89盏,在全镇各重点项目、村委会建成19座充电桩,国家电网计划再新增19座,充电覆盖网点再扩大。对银杏谷景区、落日山谷、既见行旅民宿通信讯号进行扩容,保障高峰通讯和流量。集中更换全镇垃圾箱和垃圾桶360个,推行垃圾分类,以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和美乡村。同时大力推动集镇防洪减灾与新城发展项目,对集镇河道和还建社区进行规划设计,建成后洛阳集镇将焕然一新,更好地服务银杏谷旅游度假区发展。
如今的洛阳镇,文旅产业正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声名远扬,洛阳镇实现了华丽转身。未来,洛阳镇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挖文旅资源潜力,不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片美丽的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奏响乡村振兴更加激昂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