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1日
“高效办成一件事”温暖每一个家庭
随州日报通讯员 晏学明
近日,曾都区新生儿的家长们纷纷感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键办理,太方便了!
在“鄂汇办”APP特色专题“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宝爸宝妈们只需动动手指,找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各种事项均能一键申请在线办理,不用去各个窗口奔跑,且网上办理响应更加迅速,最多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服务效率大大提升,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出生即参保,待遇直达——
实现参保报销一站式服务
近日,南郊街道居民胡女士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申请了二胎女儿出生后的所有必办事项。“就像网络购物一样,即刻申请办理,快速又便捷,还能将办好的证件快递到家。”胡女士的丈夫连连称赞道。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是指将新生儿出生后需办理的7件关联事项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服务新模式。参保群众只需要通过手机端“鄂汇办”APP或者PC端“湖北政务服务网”即可办理,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和系统数据整合共享,实现身份信息互认、申请材料互通,将新生儿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社保卡申领、医保登记全部列出来,7个关联事项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次办成、一次办好”。
据统计,目前曾都医保已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153人次,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支付基金266.54万元。
就医即响应,精准服务——
织密医疗救助民生底线
曾都区医保局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中,大力推行24项全省通办,实现6项告知容缺办,进一步完善16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至11个镇(街)、12项下沉至217个村(社区),在全区28家定点医药机构、9家商业银行、7家保险机构设置便民服务网点推广45项帮代办服务,进一步优化调整办事流程,做实“15分钟医保服务圈”。
过去,偏远乡镇居民由于交通不便或对医保政策不了解,在买药、就医、参保时经常遇到困难。针对群众诉求,曾都区医保局大力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工作,打破传统医保经办服务的办事时间和场所限制,聚焦群众所期所盼所求的高频事项,利用最少的时间、最优的服务,覆盖更广的区域,填补了经办服务的空白,真正实现15分钟内即可办理医保相关业务。
家住洛阳镇的“90后”居民凌先生,因患恶性淋巴瘤,医疗负担沉重。“还好缴纳了医保,不光给我报销医疗费用,还根据我的情况主动帮忙申请医疗救助,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困难群众带来的好政策!”凌先生说。
赋能即创新,提高质效——
让大数据深入医保工作神经末梢
刷脸结算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工程,是实现医保码全流程应用改造和移动支付应用落地的重要体现。目前,曾都区已下发“IOT”设备200余台,覆盖全区所有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以及一级以上定点医药机构,“扫码”“刷脸”结算达126.75万人次。
东城街道居民王先生的母亲年龄大、记性不好且经常需要前往医院开处方拿药,每次都需要王先生陪同其去医院。自从“IOT”设备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使用后,王先生通过手机帮母亲申请医保码,并与自己绑定亲情账户。“母亲就算不带社保卡和手机也能拿药了,很方便。”王先生说。
据介绍,“IOT”设备安全、便捷、高效,可压缩结算时长,缓解排队压力。随着医保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可应用于门诊挂号取号、诊间核验身份、检查化验、取报告、取药、打印票据,以及入院登记、医保结算等各场景,让群众就医缴费实现“全网办”“指尖办”。
“IOT”刷脸是曾都区医保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为民服务举措的生动缩影。类似的特色服务还有很多,比如: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医保“数字人像”查询服务、“都市圈通办”和24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容缺事项“承诺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简易事项“智能办”……
民有所呼,必有所为。在细微处下功夫,曾都区医保局将不断延伸经办服务触角,持续打通便民医保的“神经末梢”,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所需所盼。
近日,曾都区新生儿的家长们纷纷感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键办理,太方便了!
在“鄂汇办”APP特色专题“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宝爸宝妈们只需动动手指,找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各种事项均能一键申请在线办理,不用去各个窗口奔跑,且网上办理响应更加迅速,最多5个工作日内完成办理,服务效率大大提升,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出生即参保,待遇直达——
实现参保报销一站式服务
近日,南郊街道居民胡女士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申请了二胎女儿出生后的所有必办事项。“就像网络购物一样,即刻申请办理,快速又便捷,还能将办好的证件快递到家。”胡女士的丈夫连连称赞道。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是指将新生儿出生后需办理的7件关联事项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的服务新模式。参保群众只需要通过手机端“鄂汇办”APP或者PC端“湖北政务服务网”即可办理,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和系统数据整合共享,实现身份信息互认、申请材料互通,将新生儿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社保卡申领、医保登记全部列出来,7个关联事项集成为“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一次办成、一次办好”。
据统计,目前曾都医保已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153人次,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支付基金266.54万元。
就医即响应,精准服务——
织密医疗救助民生底线
曾都区医保局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中,大力推行24项全省通办,实现6项告知容缺办,进一步完善16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至11个镇(街)、12项下沉至217个村(社区),在全区28家定点医药机构、9家商业银行、7家保险机构设置便民服务网点推广45项帮代办服务,进一步优化调整办事流程,做实“15分钟医保服务圈”。
过去,偏远乡镇居民由于交通不便或对医保政策不了解,在买药、就医、参保时经常遇到困难。针对群众诉求,曾都区医保局大力开展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工作,打破传统医保经办服务的办事时间和场所限制,聚焦群众所期所盼所求的高频事项,利用最少的时间、最优的服务,覆盖更广的区域,填补了经办服务的空白,真正实现15分钟内即可办理医保相关业务。
家住洛阳镇的“90后”居民凌先生,因患恶性淋巴瘤,医疗负担沉重。“还好缴纳了医保,不光给我报销医疗费用,还根据我的情况主动帮忙申请医疗救助,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困难群众带来的好政策!”凌先生说。
赋能即创新,提高质效——
让大数据深入医保工作神经末梢
刷脸结算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工程,是实现医保码全流程应用改造和移动支付应用落地的重要体现。目前,曾都区已下发“IOT”设备200余台,覆盖全区所有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以及一级以上定点医药机构,“扫码”“刷脸”结算达126.75万人次。
东城街道居民王先生的母亲年龄大、记性不好且经常需要前往医院开处方拿药,每次都需要王先生陪同其去医院。自从“IOT”设备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使用后,王先生通过手机帮母亲申请医保码,并与自己绑定亲情账户。“母亲就算不带社保卡和手机也能拿药了,很方便。”王先生说。
据介绍,“IOT”设备安全、便捷、高效,可压缩结算时长,缓解排队压力。随着医保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可应用于门诊挂号取号、诊间核验身份、检查化验、取报告、取药、打印票据,以及入院登记、医保结算等各场景,让群众就医缴费实现“全网办”“指尖办”。
“IOT”刷脸是曾都区医保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为民服务举措的生动缩影。类似的特色服务还有很多,比如:职工退休“一件事”联办、“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医保“数字人像”查询服务、“都市圈通办”和24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容缺事项“承诺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简易事项“智能办”……
民有所呼,必有所为。在细微处下功夫,曾都区医保局将不断延伸经办服务触角,持续打通便民医保的“神经末梢”,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所需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