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2日
增“颜值” 提“气质” 升“品质”
——我市以“四聚四全”工作法绘就路域新画卷

 
   
  随州日报通讯员 康威  
  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将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作为落实“清洁家园”行动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用好“四聚四全”工作法,走好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共建之路,走好城乡环境焕颜共治之路,走好幸福生活共享之路。  
   党建引领聚心 全方位压实责任 从“一步棋”到“一盘棋”  
  市县同题共答。组织召开全市部署会、推进会,逐地开展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调研,听举措、提建议、划重点。市县两级对标对表,细化行动方案,各地召开动员会、部署会,同步传导压力。  
  部门同抓共管。构建“1+6”工作体系,由路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公安、财政、城管、水利、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判,纵深推进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  
  上下同频共振。建立“市级统筹协调、县级主体责任、镇村落地实施、群众积极参与”工作格局。运用好“路长制”体制机制,建立市镇村组四级网格化包保机制,确保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宣传发动聚势 全覆盖动员参与 从“要我洁”到“我要洁”  
  吹响“集结号”。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群众站“C位”,党员干部、群众骨干做示范,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支部带小组、小组带党员、党员带群众,以“党旗红”引领“环境美”。  
  发出“动员令”。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宣传标语、大喇叭等形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先后印发宣传资料数万份,形成村村响应、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架起“连心桥”。举办基层实践交流活动,召开以“理论宣讲+经验交流+群众建言+作品展示”为主要形式的“板凳会”,分享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成果,记录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给予答复。  
   小口切入聚焦 全过程清理整治 从“点片净”到“全域净”
  各地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紧盯重点,不断探索治理新路径。  
  以普通公路“八个无”为明确目标,累计完成普通公路路面清洁、路肩和边坡等治理7346公里;公路边沟疏通、清理1480公里;施划残损标线120公里;规范公路沿线非公路标识标牌、宣传标语33处;更换沿线缺损安防设施1200米;整治占道施工、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违规行为248处;拆除公路沿线违法违规建筑物、构筑物2处;新增公路绿化、林木修剪、涂白66处;整治公路沿线观景台、自然景观点、停车服务区、公路驿站等服务设施16处。  
   共同参与聚力 全社会齐抓共管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抓源头,集中治理。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市累计发动群众参与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52万人次。  
  抓联动,多点发力。交通运输部门分批对6条国道、13条省道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管养责任到岗到人。公安部门与交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破坏或侵占路产路权及超重超载等违法行为。城管部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县城规划区内公路两侧市场经营活动,规范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店外经营的治理工作。  
  抓引导,强化激励。聚焦各地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整治,通过观摩、交流活动,选树先进、学习标杆。推广鼓励各地打造样板路,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域环境提升,统筹专项资金,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明显的镇村进行适当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