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14日
凝心聚力担使命 双向服务谱华章
——随州市军休所“建功支点奋勇争先”工作纪实


随州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杨华涛到军休老年大学指导工作

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鸿到市军休所调研军休工作

随州市“神农红枫”志愿服务队走进随县洪山镇第二中学,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活动

随州市“神农红枫”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

随州市军休所联合汉东楼社区、外国语小学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清明祭英烈”活动

随州市军休所开展荣誉疗养活动,组织门球趣味活动

随州市军休老年大学走进随县新街镇河源店,开展老兵宣讲活动。图为参观河源店“老兵之家”

随州市“神农红枫”志愿服务队走进随县洪山镇双河小学,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爱心助学进校园活动

随州市“神农红枫”志愿服务队在广水市驼子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吴亚霜
  初心不渝铸军魂,铁血丹心续华章。
  近年来,随州市军休所紧紧围绕“两个服务”大局,坚持用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积极构建“社会为我、我为社会”的“双向服务”新模式,紧跟新时代主旋律,找准着力点,下足真功夫,全力打造军休干部思政教育新高地、精神文化新园地、作用发挥新平台,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军休干部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六个老有”中展现精彩作为,在“建功支点建设”中积极贡献军休力量。
   党建引领 凝心铸魂筑根基
  军队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市军休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力擦亮“神农红枫”志愿服务品牌、争创“六好”支部党建品牌、打造军休大学教育品牌,推动军休工作固本强基、行稳致远。
  思政课堂强党性。坚持把抓好军休干部的政治、思想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将思政课搬到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组织军休干部走进九口堰、田王寨、河源店等革命旧址参观见学,广泛传唱《退役军人之歌》等红色歌曲,积极参加文艺汇演,让他们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永葆军人本色,以饱满的热情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余热。
  老兵宣讲入人心。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将5名军休干部纳入随州市“老兵宣讲团”,推荐进入市级“五老宣讲团”,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讲述新时代奋斗故事12次,推送宣讲短视频12部,覆盖受众3万余人次,共同唱响爱党爱国爱军主旋律。
  发挥作用铸品牌。紧紧围绕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学习活动、作用发挥、制度坚持“六好”标准,着力打造“六好”休干支部品牌。3月28日,随州市军休所休干支部被评为湖北省“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同时,着力加强班子、干部队伍和工作作风建设,全所上下团结协作、务实重行,形成了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
   文化润心 军休大学显风采
  继2023年11月随州市军休老年大学挂牌成立后,2024年9月湖北省军休老年大学在此挂牌设立分校,成为全省唯一获得部、省批准挂“双牌”的军休大学。军休大学作为满足军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资源整合和平台搭建,全面推动军休干部从传统的“物质养老”向更高层次的“文化养老”转化,成为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核心阵地。
  统筹教学资源,夯实办学基础。坚持“理论先行、康乐并举、学用结合、学有所为”的办学特色,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市军休所挂牌成立随州市军休老年大学,在广水市军休所设立分校,共享教学资源。学校有教学场地2000平方米、专业教室8间、教学设备200套,储备线上线下教师20名,全市160名军休人员重新“背起书包上学堂”。
  完善制度体系,严格管理规范。坚持政治建校、特色立校、服务兴校、从严治校的方针,围绕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活动、办学效益等重点,建立落实学籍报名、听课查课、教学教研及教师队伍、网络教学、教师合作、意识形态等18项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军休老年大学制度化、规范化运转。
  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育成效。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动静相济,劳逸相宜。根据老干部需求,开设书法、太极、棋牌等7门课程,依托抱朴谷、云峰山万亩茶园等教学、疗养基地,常态化组织实践活动。邀请省内专家学者授课,与其他市州互动,以学促学。依托远程教学功能和“网络军休所”APP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增强教学实效。2024年,学校制作的《曾国新:我的军旅人生》课程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初心不渝 双向服务展作为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2023年4月,随州市“神农红枫”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成立,同年入选全国1000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后被评为“2024年度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单位”。该队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进机关、进基层、进校园、进企业,当好红色文化宣讲员、基层舆论引导员、社区纠纷调解员、作风建设监督员,彰显了新时代军休干部“老有所为”的风采。
  拥军情似海,同谱新乐章。市军休所组织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退役老兵,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做好爱军拥军志愿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营造拥军优属、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导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彰显良好精神风貌,践行军人本色,以实际行动助力“建功支点建设”。
  犹怀报国志,共绘发展图。市军休所运用“五社联动”工作模式,整合社区资源、专业社工力量、社区志愿者力量、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广泛开展“五社联动”共建共享美好社区项目,探索建立军休干部休养的共享共建新模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居民携手共建和谐社区,参与社区巡逻,协助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
  军装映忠诚,马甲献真情。市军休所落实“4+N”机制,开展红色传承、国防教育、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以及相关志愿服务活动68场次,受益人员达1.8万人。建立健全“军休所+社区+学校+军休干部”协作机制,开设“爱心公益银行”,将志愿服务折算成“公益积分”,储存文明行为,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改变志愿者单向服务模式,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至志愿者本人,让爱心“双向循环”,激励广大军休人员在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中展现“银发风采”、贡献“银发力量”。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随州军休人正以“归零再出发”的姿态,在新时代军休服务的长卷上挥毫泼墨。谈及未来发展蓝图,市军休所支部书记、所长郭建平目光灼灼:“军休干部是蕴藏红色基因的活教材,是赓续精神血脉的火种。我们将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风、更暖心的服务,充分发挥军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鼓励和引导军休干部展示退役不退志、银发再生辉的风采,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军休干部“老有所为”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