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军民同心铸丰碑
——广水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双拥荣誉展厅

双拥荣誉窗

革命历史纪念馆

应山城区双拥大道

郝店“飞客小镇”

郝店“八一公园”

印台山双拥主题教育园

郝店红色文化广场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叶由军 吕耀祖
  广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的广水儿女前仆后继、保家卫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如今,历史的硝烟逐渐远去,但红色广水的印记从未褪色。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赓续传承。连续四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获首批“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厚重荣誉背后,是广水市党政军民携手并肩绘就的生动画卷。
   高位推动 凝聚双拥“大合力”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一直以来,广水市始终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军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双拥办事机构综合协调,双拥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使双拥工作展现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市直部门也相应建立了双拥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提升。在着力打造一体化双拥工作机制、汇聚军地合力助推双拥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上,广水一直在加速。
  长期以来,广水市军地双方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做,将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市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等,将双拥共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
  部队需求在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专办”原则,建立健全双拥工作推进机制、联席议事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军地应急机制、示范导向机制等,每年定期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议,研究双拥大事,解决共建难题。四年来,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市长崔传金亲自主持召开市委常委议军会和军地联席会,先后研究解决了加强镇(街道)党管武装考评工作、人武工作经费保障和随军家属就业等重大问题30多件。
  强化责任担当,练兵备战保障更加有力。在驻地某部“空降励剑-2021”演训活动中,共出动人员144人次、车辆7台、防爆器材48套,开展了为期9天的针对性训练,圆满完成联演联训任务。梳理“双清单”事项14件,办理事项9件,已完成驻军某部道路硬化、军用设备维护、军属招聘上岗、军娃中考加分等拥军事项12件,正在办理事项2件。招聘安置随军家属10人,办理随调军属14人。
  值得一提的是,广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挂牌成立以来,迅速制订“三定”方案,新设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镇(街道)、村(居)均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窗口服务平台,打通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拥军优属 支持国防“大建设”
  广水市驻军之多、密度之大、兵种之全,为全省县市之首。广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国防建设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特事特办为驻广部队排忧解难,已成为全国双拥一张亮丽的“烫金名片”。
  支持部队建设特事特办、马上就办,既彰显广水速度,更展现广水力度。2022年,某军用机场周边建设超高居民自建房、风机发电、广播发射塔等设备,严重影响部队日常飞行训练。广水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投入600余万元对50处风力发电机及自建房加装障碍灯,拆除广播发射塔,赢得了部队首长高度赞扬。
  每年“八一”、春节前夕,该市“四大家”领导和有关镇(街道)、部门分别到驻广部队走访慰问,四年累计送去慰问金200多万元和一批物资,有力地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教育部门妥善解决驻军官兵子女入学、入托、转学等问题。粮食部门投资200万元,种植优质稻基地2000亩,确保官兵吃上安全粮、放心油,广水市军粮供应站被评为“全国百强军粮供应站”。
  不折不扣落实优待政策,做到“以责拥军”。四年来,共发放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39万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830万元、抚恤和生活补助金17804万元,落实1574户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667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1040万元、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地方性津补贴412万元,落实3名广水籍现役军人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270万元,累计悬挂光荣牌24415块,送立功喜报916份,送春节双拥慰问信35212份。
  千方百计完成安置任务,做到“以心拥军”。积极做好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推荐和创业指导工作,免费组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856人次。四年来,共接收符合安置条件退役士兵110人,安置率达100%。在落实随军家属就业、退役士兵培训、伤病残军人安置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县市前列。
  想方设法解决军人困难,做到“以情拥军”。扎实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每年组织市直单位结对帮扶100名特困优抚对象,每户帮扶资金1000元以上。组织开展“鹊桥会”等联谊活动,共有60多名部队官兵与地方女青年喜结良缘。
   拥政爱民 服务地方“大发展”
  驻守一地,造福一方。驻地部队和广大官兵始终把驻地当故乡,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己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抢险救灾、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真心实意为驻地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视驻地为故乡。驻广部队广大官兵积极开展各类“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真情温暖百姓。四年来,累计捐款370多万元,捐献衣被5000多件;跟踪帮助100多名困难学生顺利就学;组织官兵700余人次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累计献血14万多毫升;情系孤寡老人,与广水市福利院结成帮扶对子,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春节和雷锋日开展帮扶活动,官兵成为院民的亲人。驻广部队为帮扶村(社区)办实事100多件,组织看望慰问活动30多场次,演出节目10多场次,处处洋溢着军民共建、鱼水情深的双拥之情。
  视人民为亲人。近年来,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2万余人次、车辆5300余辆次,抢险救灾12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3000余人、疏散人员1万余人次、抢救财产价值近1亿余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出动官兵700多人次、车辆360多台次,全力做好方舱医院、雷神山、火神山等各大医院防疫物资的紧急转运任务,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视发展为己任。驻军部队先后投入700余万元,重点对李店镇熊冲村、广水街道土门村在支部建设、产业发展、助学兴教、医疗救助、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援建帮扶。选派20名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支持村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改善,资助20名贫困学生安心就学。去年3至5月,某部队累计派出50余名官兵助力“创卫”活动,帮助清理中医院及碧桂园周围的杂草垃圾,助力广水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助力广水市重点工程建设,四年来,驻广部队共投入劳力1000多个、机械车辆300多台次,为推进广水“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好阵地 营造宣传“大氛围”
  走进广水市“双拥荣誉展厅”,墙壁上,拥军优属、双拥成果、拥政爱民、服务体系、红蓝融合五大展区内容丰盈;荣誉窗里,各种奖状证书、荣誉匾牌整齐摆放,铮亮耀眼……
  广水市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创建基础性工作,突出国防教育主旋律,建好红色教育主阵地,拓宽宣传教育主渠道,营造了“国防人人有责、双拥处处有情”的浓厚氛围。
  在广水,双拥是永恒的主题。该市坚持国防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普及率达100%。四年来,共举办国防教育讲座200多场次,国防知识测试3.5万多人次,军训学生3万多人次。
  行走在应山城区“双拥大道”,“军民共建双拥路”标识牌、固定双拥宣传标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双拥工作更有厚度、更有深度、更有情怀。
  近年来,该市投入资金5600多万元,修复将军寨、兴旺寨等红色战场遗址,高标准打造“双拥荣誉展厅”、应山城区“双拥大道”、印台山“双拥主题教育园”、郝店镇“八一公园”,配合驻地部队新建黄继光纪念馆,每年接受教育人数达3万余人次。同时,调拨专项资金366万元对383处英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集中修缮。在红色文化的熏陶感召下,该市涌现出舍己救人的90后武警战士李林雨烈士。
  该市还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全媒体优势,开设双拥专题专栏,并利用多种媒介,全方位宣传《兵役法》、国防知识、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双拥工作重要成果等内容。《中国网》图文并茂介绍了广水市随军家属专项招聘,《人民日报》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广水双拥工作经验。
  让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红色文化代代传承、代代赓续。近年来,广水市投入资金230余万元,设置永久性宣传牌30块,护栏宣传牌500块,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编发短信40余万条。配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功举办“奋进新征程,创建新伟业”慰问演出,根据全国十大英雄楷模刘运奎感人事迹创作报告剧《刘运奎》,改编创作大型现代红色经典楚剧《江姐》,促进了双拥宣传教育入心入脑。
   创先争优 擦亮双拥“大品牌”
  “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这是广水93万人民的一致心声。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共建领域,打造双拥亮点,擦亮双拥工作品牌。
  为激发社会尊军崇军热情,该市创新拓展“双拥+”模式,进一步擦亮惠军双拥品牌。2023年,推行社会化“公交拥军”“旅游拥军”“消费拥军”优待政策,全市现役、退役军人持证可在市内公共交通、旅游景区享受减免优待政策。授予轻工超市、中懋酒店、雅瑞生态园等7家商户为首批“拥军商户”,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消费、住宿饮食、家电等行业优惠服务。
  利用广水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金字招牌,巧打“文化双拥”品牌。大力开展“送书法”“送图书”进军营,先后组织活动10余场次,为官兵写书法、赠书画、送祝福,让官兵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广水市双拥办累计向驻广部队捐赠各类图书1000多册,真正实现不出营门就能学文化、长知识。
  进一步密切军警民关系,切实加强社会面治安动态管控,不断擦亮平安双拥品牌。成立军警民巡逻队8个,对部队营区及军事设施等周边实行联合治安巡逻,维护部队周边治安环境。认真抓好武器弹药调运安全保卫工作,精心制定方案,保证了调运工作绝对安全。在部队出口安装减速带、增划警示线、安装红绿灯,遇重大军事训练活动由军警联合护路开道,驻广部队行车交通实现了“零事故”。
  积极构建安定和谐的军民关系,聚力打造“和谐双拥”品牌。在国防建设重点工程中,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支持国防建设。驻广某部及外地部队每年在郝店综合训练场组织10多次重大演习演练活动,军地双方建立热线联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处处彰显着军民水乳交融、和谐一家的浓厚氛围。近20年,该市加强军地矛盾隐患排查调处,认真做好涉军人员维权服务。2023年,广水市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巍巍大别山,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广水双拥故事;悠悠广水河,传唱着一曲又一曲和谐的军民鱼水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