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9日
这个村藏着“健身房”——
营商沃土育出“健身经济”新活力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李文军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黄芳芳 赵慧林  
  7月15日清晨6点,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的健身室里,整齐的口号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22岁的曹忠艳跟着教练口令纵身跳跃,汗水浸透衣衫,脸上却笑意满满:“来这儿3个月,瘦了50多斤,浑身都轻快了!这‘天然健身房’,比城里吹空调舒服多了。”  
  这个藏在山水间的健身营地,正是柏树湾村用优质营商环境“培育”出的“金果子”。从荒草丛生的闲置坡地,到日均接待200名学员的网红营地;从村民守着愁销路的菜园,到日均供菜超千斤的“后勤基地”——一场由营商环境优化催生的“健康革命”,正悄悄改变着这个山村的模样。  
  一汪碧水边  营商环境“引凤来”  
  “在氧吧里流汗,比空调房里练器械舒坦!”傍晚的亲水平台上,曹忠艳和学员们聊着天,湖面晚风带着水汽拂过,吹散了训练的疲惫。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一年前还是长满杂草的闲置坡地,如今已矗立起两栋功能齐全的楼房——这是湖北盛世美诚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第3家营地,也是柏树湾村“招商名片”上最亮眼的一笔。  
  “当初经过多地考察,最终选在柏树湾村,就冲这股‘店小二’的劲头。”健康生活中心负责人郭文轩记得,去年10月第一次来村里,村支书张桄沦带着他踏遍了每块闲置地,当天就拿出了土地入股方案;项目动工遇上天旱,村里协调的洒水车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工地;装修缺工人,村“两委”发动党员群众组成志愿服务队……从签约到开业仅7个月,6.47亩土地上立起了两栋楼:66间宿舍可容纳260人,健康生活中心里跑步机、动感单车等器材一应俱全,连餐厅的食材都约定由村民直供。  
  这份“保姆式”服务,是柏树湾村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招商不是‘签完就走’,得让企业来得放心、留得安心。”张桄沦说,村里定下“三不原则”:不设隐形门槛、不添额外负担、不打政策白条。项目落地前,村“两委”带着测绘队提前完成土地平整;建设中,全程跟踪水电保障;开业后,村干部还当起“宣传员”,在朋友圈转发营地动态。这样的诚意,让企业果断追加投资至5000万元,把“自然+科学”的减脂模式原汁原味搬到了山村。  
  村企手拉手  荒地长出“致富苗”  
  “以前守着几亩地,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在营地摘菜,一个月能拿3000元!”55岁的李桂兰边往食堂送菜边算着账,她脚下的这条路,曾是杂草没过膝盖的荒坡,如今成了连接村民与营地的“致富路”。  
  更让村民振奋的是,营地直接带动周边近100人就业:60岁的张大爷成了园区保洁员,每天清扫完场地,还能回家照看孙辈;村民王大姐的菜园子成了“专属供应链”,种的青菜、养的土鸡每天清晨直供营地。“以前菜熟了愁卖,现在营地提前订,不用出村就卖完。”王大姐的笑容里,藏着乡村振兴的活力。     

  营地的热闹,还带动了村里的“衍生经济”。学员家属来探望,村口的小卖部生意好了;周末周边游客来“打卡”,农户的土鸡蛋、干菜成了抢手货。“企业赚效益,村里得实惠,村民增收入,这是‘三赢’。”  
  张桄沦说,这种良性循环,正是优化营商环境想达到的效果——让项目不仅“引进来”,更能“长起来”,带动一方发展。下一步,村集体计划与该公司合作,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年底分红,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达到村企共赢的目标。  
  汗水映变化  健康经济“链”出新生机  
  “再来一组!坚持住!”训练室里,14岁的乐宗万咬着牙完成最后一个波比跳,T恤能拧出水来。这个暑假,他从“手机迷”变成了“健身达人”,每天晨跑、训练、吃着糙米饭配本地青菜,体重已减了8斤。“爸妈说这儿既能减肥,又能亲近自然,比在家盯着屏幕强多了。”  
  像乐宗万这样的学员,营地日均接待超200人,最小的7岁,最大的45岁,除了随州及周边,还有从湖南、浙江、山东慕名而来的。他们爱上的,不仅是湖边晨跑的惬意、树荫下拉伸的舒适,更是“吃住练一体化”的专业服务:教练根据体脂率定制计划,营养师搭配本地新鲜食材,连放松项目都是在湖边亭子里聊天、亲水平台上小憩。  
  人气旺了,营地也忙着“扩容”。郭文轩正计划扩建四楼力量区,增加TRX训练架和瑜伽房。“得赶紧跟上,不然预约都排到下个月了。”他翻着学员名单,眼里满是信心—— 这股热度,正顺着营商环境的“藤蔓”,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如今的柏树湾村,不仅有健身营地的动感,更有乡村发展的静美。村里正借着这股势头,建设村史馆、农产品交易中心,计划以营地为“龙头”,对接文旅、健康产业企业,搭建电商平台推广澴潭镇的特色农产品。“招商一子落,全盘活。”张桄沦望着湖面,目光坚定,“好的营商环境,能让山水资源持续‘生金’,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