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3日
四位一体解纷争 多元共治谱新篇
——随州创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模式显成效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闻梓冰 童梦思
  近年来,我市以湖北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千万服务’行动”为契机,紧扣“创优调解仲裁服务、共建和谐劳动关系”主线,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文化润心、智慧赋能”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推动劳动争议化解质效双升。截至目前,全市调解仲裁结案率达100%,调解成功率突破90%,交出了一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随州答卷”。
  党建引领:红色调解聚合力
  我市将党建融入劳动争议化解全链条,激活“红色引擎”。随县洪山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劳动维权服务站,通过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流动仲裁庭”下沉,联合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处置纠纷,今年已化解劳动纠纷87起,企业用工合规率提升40%。
  全市仲裁系统推行“党员示范庭”制度,党员仲裁员挂牌办案,创新“五心工作法”,案件审理周期缩短15%,党员主办案件占比达60%且无一例改判或发回重审。
  在调解现场,“红色调解角”悬挂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和“枫桥经验”标语,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红色氛围,推动劳资双方从“对立”走向“对话”。
  多元协同:一站服务暖民心
  我市构建“3+N”裁调审衔接机制,整合人社、工会、法院资源设立“裁调审对接工作室”,实现调解、仲裁、诉讼无缝衔接,已参与调解案件1559件,调解成功率57%。
  曾都区创新“一门受理、一站办结、一管到底”模式,将公安、工商联等纳入体系,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镇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维权。
  此外,全面推广省级调解仲裁信息系统,实现立案到送达全流程线上办理,案件同步录入合格率居全省前列。针对农民工工资等案件,开通“速裁快调”绿色通道,结合要素式办案和线上开庭,结案周期缩短70%。
  文化润心:地域特色添活力
  我市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创新“三杯茶”调解法:“一杯茶消消气”安抚情绪,“两杯茶聊聊天”厘清诉求,“三杯茶握握手”促成和解,融合茶文化理念化解纠纷200余起。同时,借鉴编钟文化“和谐、公平、公正”内涵,引导劳资双方有序表达诉求,达成共赢共识。
  在企业治理中,推动“和文化”“家文化”落地,通过职工关爱计划、民主协商机制,构建“和合共生”管理体系。某制造企业引入后,劳动争议发生率下降60%,员工满意度提升至95%。
  智慧赋能:数字技术提效力
  我市打造“劳动争议热力图”,动态监测企业结案率、调解成功率等指标,为18家高风险企业提供“用工体检”,提出改进建议53条。通过“AI+直播”模式,开展劳动法律培训12场,覆盖企业300余家,助力企业自查自纠用工漏洞。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党建+调解”融合,在产业链设立“红色调解驿站”;拓展“文化+调解”场景,打造省级“和合文化调解示范点”;推进“智慧仲裁”建设,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流程监管。“我们将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为目标,持续擦亮‘红色调解’‘和合文化’‘智慧仲裁’三大品牌,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贡献‘随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