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5日
凝聚科技力量 建功支点建设
2020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现场,时任省科协主席郭生练讲话
随州市政府召开2023年全国科普日新闻发布会,专场介绍全国科普日和我市科普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高茂林率团来随调研随州食用菌产业,在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召开座谈会,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霜出席座谈会并致辞
随州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活动(广水站)成功举办,来自省级学会、高校的专家赴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和咨询服务活动
在市委党校召开科普报告汇湖北随州巡讲活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继亮以《培育现代化产业》作专题报告
市科协组织“襄十随神”相关学校学生开展随州大洪山气象研学游活动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张清 通讯员 储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过去五年,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协工作、科技创新、群团改革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省科协的有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将全部力量向“整体提升环境”聚拢,将全部工作向“建功支点建设”聚焦,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四服务”职能,圆满完成了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随州实践贡献了科协智慧和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把稳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
市科协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第一位,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科协全部工作之中,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提升,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坚持政治筑基。市科协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科协事业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会、进学校、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凝心铸魂。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为动力,深入县市区科协、企业、医院、学校等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走访,进一步深化与科技工作者的紧密联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主动接受市委巡察、财政内控检查,从严从实抓问题整改,健全了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坚持思想引领。连续几年精心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宣传科技界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优秀典型,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精神和科技报国热情。随州市科协连续4年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坚持党建赋能。发挥科技社团党委作用,深化党建指导员制度落实,确保学会党建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学会党组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
搭建科创平台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当前正是袋料香菇生产的关键季节。日前,市科协联合随县、曾都区科协,邀请食用菌领域专家教授,深入香菇种植企业和香菇主产乡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为产业发展“把脉”。
市科协充分发挥凝聚科技人才、科创资源优势,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结合实际搭建科创平台,开展系列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全市食用菌、专汽等特色产业发展。
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先后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9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其中,江南专汽通过与武汉理工大学郭顺生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双星药业与湖北大学徐祖顺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出可吸收骨修复替代材料(骨复生),使其成为骨科手术中的替代品;神百专汽与华中科技大学刘银水教授合作,解决了“液压设备智能化,高压系统优化”的问题。
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对接省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团队,结合“百会进千村”活动,在我市举办了农村健康高效养猪及环保资源化、庭院经济与蔬菜栽培、大棚蔬菜设施化栽培、猪的饲料营养及品质控制等30余场科技讲座,为全市80多个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推进学会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成立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推动数字化、工厂化、集约化种植珍稀食用菌,全市新增种植面积5000余亩。近两年来,先后举办“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普科创联盟”珍稀食用菌产业论坛等学术活动5次,有力地促进了珍稀食用菌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科技小院建设。市科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小院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建成随县食用菌、曾都黑猪等4家科技小院。其中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完成56个香菇新品种试验,建设智能化香菇栽培基地,培训菇农超过5000人次,被省科协评选为“全省最美科技小院”(全省共8个)。
全面启动“科创湖北”试点工作。广水市成功申报“科创湖北”试点市。举办“科创湖北”学会专家荆楚行活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10余位专家围绕广水市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开展走访调研、面对面咨询服务活动;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省科协“科创沙龙”活动,对接省级学会和省内跨界科技资源,为企业创新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深化科学普及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公民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我市依托科普阵地,不断丰富科普活动载体和方式。
“科普日活动太有意思了,我特别喜欢,希望以后自己能当一个科学家”、“在这里,许多课堂知识被搬进现实生活,科普活动拉近了我们与科学知识的距离”……2024年9月19日,2024年随州市暨曾都区全国科普日启动式暨主场活动在曾都区五丰学校举行,学生们纷纷抛出问题,科技工作者为大家普及各类科普知识,带来一场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梦想、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质的科技盛宴。
每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是科普知识的传播平台。市科协利用“全国科普日”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县市区科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深化科学普及。充分发挥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科协组织服务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能力,构建全域科普格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建强科普阵地。加快科技馆建设,完成运营管理方案编制和展品展项布展设计工作,市科技馆建设稳步推进,将有效补齐市级科技场馆资源短板;推进县级科技馆建设,随县科技馆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广水市科技馆连续五年争取省级免费开放资金280万元。随县香菇博览馆、曾都涢水社区微型科技馆等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随州市博物馆被纳入2024年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提能项目。
创新科普方式。充分发挥气象、应急、卫健等相关单位科普资源、人才优势,将传统的科普知识融入微视频、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制作《带你探秘太空中的“降水星”》《心芽》等科普短视频、微电影,开创《科普知识》等栏目,在市主流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科普知识,拓展科普传播渠道。组建市科技志愿服务队总队,连续两年被省科协评为省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
拓展科普渠道。推动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尚市二中等5所学校创建了县级科普教育联合体,净明小学连续五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实施学校,2021年11月被中国科协授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获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教育特色学校”,汪家望同志获得湖北省第六届科普先进工作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高校科学营、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惠及师生50余万人次。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开展送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五进”系列活动40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20万人。
强化自身建设
创新科协工作机制
市科协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强化自身建设、深化系统改革、健全组织网络,基层科协组织活力进一步迸发,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有声有色。每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全市科协系统都会组织到基层一线看望慰问科技工作者,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组织科技工作者代表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讲好随州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敬业爱业的感人故事。市科协先后向中科协、省科协举荐各类人才30人次,5名科技工作者获得中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优秀科技辅导员,4名科技工作者被授予“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荆楚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全市科技人才举荐工作力度空前,营造了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精准高效。市科协支持直属学会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30余次。连续开展全市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评审活动,共征集优秀学术论文1300余篇,获奖论文500余篇,共推荐100余篇优秀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在代表、委员、常委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的要求,“专兼挂”人员配备到位,3人入选全省基层科协“三长”工作创新案例。
加强学会(协会)建设和管理。通过实施“党建强会工程”,所属学会全部成立功能性党支部,随州市珍稀食用菌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制定羊肚菌、大球盖菇种植标准,促进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制定了《随州市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指导市属学会(协会)开展各类科普和学术活动百余场次。
历程步履坚实,成绩令人鼓舞。踏上新的征程,市科协主席李霜表示,全市各级科协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高举旗帜,以更高站位引领科技工作者同频共振;创新驱动,以更强担当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质增效,以更大力度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聚才汇智,以更优举措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强基提能,以更实作风激发科协组织发展动力,切实履行“四服务”职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随州“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贡献科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