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以初心守青绿,用行动护民生
在随州,活跃着一群默默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保人。他们以党建为引领,将初心写在污染防治一线,用行动让蓝天碧水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标配。
老党员坚守,筑牢生态源头防线
“环评审批不是简单地盖章签字,而是要为子孙后代守住绿水青山。”这是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吕小武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守好鄂北生态屏障,吕小武经常带着资料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对产排污细节逐一排查。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三线一单”的建设项目,他坚决拒绝批复,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违规上马。
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吕小武也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他主动了解企业在环评手续办理和环保措施落实中遇到的困难,与企业一起找问题、查标准、对方法,直到困难彻底解决。他的个人手机号码更是成了24小时环保咨询热线,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用专业与耐心架起服务企业的桥梁。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老党员张忠纯的工作座右铭。有着33年党龄的他,在环保执法岗位上坚守近30年,始终带着一股钻劲,干字当头,迎难而上。
斗酷暑、迎风寒,深入污染源现场是张忠纯的工作常态。30年来,他主办环境违法案件百余起,出色完成专项执法行动30余项。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年复一年的勤勉务实,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生态环保人的自我价值,也让同事们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如磐,感受到了环保“老黄牛”的朴实坚守。
年轻力量担当,在一线书写青春
“我们个个都是爬烟囱的好手!”说这话的是监测人员肖洒。在“监测联动、测管协同”的工作常态下,他和同事周佺经常要面对高温、高空等艰苦环境。
一次,两人顶着烈日攀登20多米高的废气采样平台。烫手的栏杆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在平台上坚守一个多小时,直至完成采样任务。“作为年轻同志,寒冬酷暑、高空作业都是小case,只要能为蓝天贡献一份力量,再难也值得!”肖洒的话语中透着年轻环保人的担当。
年轻的执法队员魏雅坤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快速成长。爬烟囱、趟水沟、钻排污口逐渐成为日常。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先后两次在全国大气监督帮扶中被通报表扬,还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
夜查显初心,用真心换民心
凌晨一点的桃源大桥,夜色深沉,鲜有行人。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文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阮洪铸两位年过半百的领导已带领执法和监测人员在此集结,准备对一家被多次投诉夜间生产有噪声、异味的企业进行突击夜查。
“小魏,用无人机查看一下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的方位和运行情况,注意不要惊动企业。”阮洪铸向赶到的魏雅坤叮嘱道。忙碌至凌晨两点多,向企业交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叮嘱整改事项后,队伍又驶向随南某乡镇,那里的一家生猪屠宰厂也是近期投诉热点,他们到达时已是凌晨三点。
看现场、查资料、检设施、采样本……一系列工作完成时,天已亮。附近村民闻讯赶来,有人担忧:“他们会不会为企业说话?”阮洪铸耐心解释道:“老乡,我不仅是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更是一名党员。有大家监督,我们必定公正执法。随州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都不能破坏。”
最终,执法人员的公正透明赢得了村民认可。“本来以为来了做做样子,拍拍屁股就走。听说他们凌晨3点就到了,是为群众干实事的干部。”村民朴实的话语,是对这场通宵执法最好的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随州,这群生态环保人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推动美丽随州建设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老党员坚守,筑牢生态源头防线
“环评审批不是简单地盖章签字,而是要为子孙后代守住绿水青山。”这是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吕小武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守好鄂北生态屏障,吕小武经常带着资料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对产排污细节逐一排查。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三线一单”的建设项目,他坚决拒绝批复,从源头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违规上马。
在严格把关的同时,吕小武也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他主动了解企业在环评手续办理和环保措施落实中遇到的困难,与企业一起找问题、查标准、对方法,直到困难彻底解决。他的个人手机号码更是成了24小时环保咨询热线,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用专业与耐心架起服务企业的桥梁。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老党员张忠纯的工作座右铭。有着33年党龄的他,在环保执法岗位上坚守近30年,始终带着一股钻劲,干字当头,迎难而上。
斗酷暑、迎风寒,深入污染源现场是张忠纯的工作常态。30年来,他主办环境违法案件百余起,出色完成专项执法行动30余项。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年复一年的勤勉务实,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生态环保人的自我价值,也让同事们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如磐,感受到了环保“老黄牛”的朴实坚守。
年轻力量担当,在一线书写青春
“我们个个都是爬烟囱的好手!”说这话的是监测人员肖洒。在“监测联动、测管协同”的工作常态下,他和同事周佺经常要面对高温、高空等艰苦环境。
一次,两人顶着烈日攀登20多米高的废气采样平台。烫手的栏杆挡不住他们的脚步,在平台上坚守一个多小时,直至完成采样任务。“作为年轻同志,寒冬酷暑、高空作业都是小case,只要能为蓝天贡献一份力量,再难也值得!”肖洒的话语中透着年轻环保人的担当。
年轻的执法队员魏雅坤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快速成长。爬烟囱、趟水沟、钻排污口逐渐成为日常。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先后两次在全国大气监督帮扶中被通报表扬,还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
夜查显初心,用真心换民心
凌晨一点的桃源大桥,夜色深沉,鲜有行人。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文钟、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阮洪铸两位年过半百的领导已带领执法和监测人员在此集结,准备对一家被多次投诉夜间生产有噪声、异味的企业进行突击夜查。
“小魏,用无人机查看一下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的方位和运行情况,注意不要惊动企业。”阮洪铸向赶到的魏雅坤叮嘱道。忙碌至凌晨两点多,向企业交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叮嘱整改事项后,队伍又驶向随南某乡镇,那里的一家生猪屠宰厂也是近期投诉热点,他们到达时已是凌晨三点。
看现场、查资料、检设施、采样本……一系列工作完成时,天已亮。附近村民闻讯赶来,有人担忧:“他们会不会为企业说话?”阮洪铸耐心解释道:“老乡,我不仅是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更是一名党员。有大家监督,我们必定公正执法。随州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都不能破坏。”
最终,执法人员的公正透明赢得了村民认可。“本来以为来了做做样子,拍拍屁股就走。听说他们凌晨3点就到了,是为群众干实事的干部。”村民朴实的话语,是对这场通宵执法最好的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随州,这群生态环保人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推动美丽随州建设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市生态环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