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9日
名校引领促均衡 教联共谱新篇章
广水市实验小学召开教联体专题工作会议
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召开青年教师朗诵比赛
随州市龚晓华名师工作室在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开展语文教研活动
随州市付密名师工作室在教联体学校开展数学教研活动
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开展“双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召开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向月英
【阅读提示】
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基础在教育,关键靠教育。近年来,随州市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先后研究出台多项支持教联体建设的文件,以教联体建设为战略支点,撬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杠杆,奋力书写教育现代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强弱结对、齐头并进,如今如火如荼的随州各教联体建设已经持续三年多,为总结经验、交流做法,进一步提高标杆、找准目标、集中力量、创出特色,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随州日报重磅推出“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走进教联体”专题宣传活动。
今日本报展示的是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建设纪实,敬请读者关注。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如一艘稳健的航船,以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为舵,以协同共进的创新实践为帆,载着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梦想破浪前行。
广水市实验小学怀揣着推动教育均衡的赤诚之心,与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原杨寨镇中心小学)携手同行,在教联体建设的征程上铿锵迈步。从理念的共鸣到资源的流动,从师资的共育到课堂的联通,它正以实际行动打破城乡教育的壁垒,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广水市城乡教育共荣发展奏响动人的乐章。
百年底蕴筑基
描绘教育均衡蓝图
广水市实验小学的校史长廊里,“循生命之道 塑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熠熠生辉。这所历经百年风雨的名校,在一代代教育者的接力中,始终坚守“以自主发展为生命动力、追求卓越为生命精神、报效祖国为生命价值”的育人初心,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自主精神、卓越发展的少年”。百年积淀的教育智慧与办学经验,为教联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推进教联体建设的重要决策,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彼时,杨寨镇中心小学(现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正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管理水平待提升的困境,当地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日益迫切。为回应这份期盼,广水市实验小学主动担当,与该校建立结对合作关系;2023年春,两校进一步深化合作,组建共建型教联体,开启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征程。
教联体建设之初,两校便共同制定章程、健全制度,从“愿景联谋、学校联管、队伍联建、教研联动、平台联享、特色联创”六个维度构建发展框架。通过校长联席会定期磋商、管理团队互访交流、校园管理标准统一等举措,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的管理体系逐步规范,校园风貌焕然一新。
如今,走进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课堂秩序井然、师生精神饱满,昔日“择校热”带来的生源流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师资协同聚力
锻造教育过硬铁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这是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始终秉持的理念。针对农村学校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想搞、无法搞、搞不好”等难题,教联体创新推出“名师团队+种子选手”带教模式,组建覆盖全学科的中心教研组,为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快车道。
每周三、周四、周五分别为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数学教研活动日,通过送专题讲座、名师进课堂、同课异构等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及省特级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帮扶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各门学科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举措对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023年9月启动的“青蓝结对工程”,让师资培养更具针对性。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的3名年轻教师自主选择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傅”,从学科教学与实施、班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学习。经过近十次磨课,这3名教师不仅出色完成“新教师过关课”,还将打磨成熟的课程带回本校展示,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同期,广水市实验小学选派的8名骨干教师进驻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教学,通过随堂听课、共同备课、专题培训等方式,带动当地教师队伍整体提升。
在这样的联动机制下,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显著增强,课堂效率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业成绩同步提高,一支“能上课、善研究、有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成长起来。
德育融通润心
涵养时代优秀少年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将德育工作作为育人的核心环节,结合“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的“六个学会”要求,与红领巾争章活动深度融合,构建起系统化、常态化的德育体系。
学校依托“班级自主管理-少先队日常管理-政教处全面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通过升旗仪式、每周班队会等常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每月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特色活动:3月“做新时代感恩少年,争红领巾爱心章”,学生通过为父母做家务、向老师献祝福等行动体会感恩;4月“做新时代奋斗少年,争红领巾勇敢章”,以励志故事分享、体育竞技等活动培养拼搏精神;5月“做新时代劳动少年,争红领巾奉献章”,组织校园劳动、社区志愿服务,感受劳动价值;6月“做新时代梦想少年,争红领巾向阳章”,通过绘画、演讲等形式描绘成长理想。
教联体还注重德育资源的协同利用,两校联合开展的活动成为德育品牌。每年3月,两校班级共同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学生们在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重温入队誓词,在庄重的仪式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针对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留守儿童较多的特点,教联体特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关爱工作。班主任定期开展家访,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谈心等方式疏导学生情绪,同时完善校园安全预案,落实安全教育,为学生营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如今,两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加规范,精神面貌更加昂扬,新时代好少年的品格正在点滴浸润中养成。
教研联动提质
激活教育发展引擎
教学教研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抓手。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以“问题共研、资源共享”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与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推动两校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为了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广水市实验小学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成立教联体中心教研组,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送专题讲座,涵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主题,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方式。名师进课堂,为教师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方法。同课异构活动则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除此之外,学校还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构建集体备课制度,逐步实现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教学检测等资源共享。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资源共享则让教师们能够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系列举措推动着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不断增强,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越来越高,也让教联体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彰显。
科技创新赋能
开启智慧育人新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教育创新,让城乡学生共享智慧教育的成果。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联体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教学软件的操作、在线教育平台的运用等。通过培训,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如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课堂已经成为教联体的“标配”特色。在广水市实验小学的录播室里,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教师正在为五年级学生上《尊师 从我做起》的生命课程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体验尊重老师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这堂课通过远程直播传到了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的教室,那里的学生们也在同步上课,还能通过互动平台与实验小学的师生进行交流。
教联体还积极探索“互联网+课堂”模式,将广水实验小学的优质课堂资源辐射到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通过录制优质课视频、开发在线课程等方式,让广水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优质课程。同时,教联体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提高了教学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愿景已经描绘,行动就在脚下。”正如广水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左孝东在教联体挂牌仪式上所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联体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两校在协同发展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
未来,广水市实验小学教联体将继续深化各项合作机制,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