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1日
代表建言破困局 法院善执护基层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张丽斯 任骊
  “账户一冻结,村里连给老人发重阳节慰问品的钱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了!”去年初秋,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斌看着被冻结的村级三资账户,急得睡不着觉。
  作为市人大代表,他深知村级账户是基层运转的“生命线”,而当时王店村因历史遗留债务被起诉,账户冻结导致村务停滞——这是他提交《关于慎重冻结村级账户的建议》的原因。
  走访中,李鸿斌发现村级债务问题并非个例:不少村因税费改革遗留债务、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等,背负着难以化解的负担。“村集体收入本就有限,账户一冻,民生服务、项目推进全停摆,还可能影响基层治理稳定。”他在建议中提出疑问:“村民自治组织与其他法人单位是否具有同等法律责任?冻结账户时能否优先考虑村级民生需求?”呼吁法院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为村级债务化解找“破局办法”。
  这份建议很快引起重视,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时间成立专班核查,发现王店村涉及的3起执行案件中,1起已自动履行完毕,1起达成和解,1起申请人撤销申请——此前冻结的账户均已解除。
  针对李鸿斌提出的共性问题,市中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明确要求执行中需充分考量村级组织职能特殊性:对涉及民生保障、基层运转的资金,优先预留必要额度;对暂时无力履行的村集体,积极引导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一冻了之”。“现在账户通了!法院不仅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还帮周边村梳理了债务化解方案,这才是既讲法律又重民生。”李鸿斌感激地说。
  “从代表建言到部门响应,我们始终把保障基层运转、优化营商环境贯穿始终。”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善意文明执行,及时回应基层诉求,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集体组织权益的影响,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保障。”
  从提交建议到问题解决,从个案突破到机制完善,李鸿斌用人大代表的担当,推动破解了村级治理的“冻结难题”,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积极作为,也让司法温度与营商环境优化同频共振,为基层发展注入了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