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5日
以初心致匠心 用实干践使命

厉山镇教育党总支红色教育学习

到武汉光谷实验中学交流学习

厉山镇小学教联体“相约星期四”推门听课活动

教联体学生研学实践活动

厉山跳绳队参加随州市第三届运动会

钟光贞校外辅导站举办爱心妈妈公益讲座

随州一中送优秀成绩荣誉牌匾
【阅读提示】
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基础在教育,关键靠教育。近年来,随州市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先后研究出台多项支持教联体建设的文件,以教联体建设为战略支点,撬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杠杆,奋力书写教育现代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强弱结对、齐头并进,如今如火如荼的随州各教联体建设已经持续三年多,为总结经验、交流做法,进一步提高标杆、找准目标、集中力量、创出特色,在第41个教师节之际,随州日报重磅推出“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走进教联体”专题宣传活动。
今日本报展示的是随县厉山镇中心学校高质量发展纪实,敬请读者关注。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厉山镇中心学校努力的方向,是厉山教育人不懈的追求。近年来,厉山教育系统坚持以其独特的“三好”(守好门、扫好地、教好书)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致力于打造文化深厚、品质优异、在全县乃至全市享有盛誉的特色鲜明教育品牌,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匠心独运
打造“三好”教育新标杆
厉山镇各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守好门、扫好地、教好书”的浓郁氛围。这不仅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更是每一位教师心中不变的信念与追求。
守好门,当好安全之盾,护航学生成长。“守好门”,是厉山镇教育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这里的“门”,不仅指门,更是学生心灵与安全的双重屏障。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从班子成员到普通教职员工,都肩负着守护学生安全的神圣使命。他们不仅严格把关校园出入,确保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更在防溺水、防欺凌、防诈骗、防性侵等多方面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七防”工程建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扫好地,革新陈旧理念,深化精细管理。“扫好地”,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清洁工作,更是厉山镇教育系统追求卓越、勇于革新的生动体现。学校领导团队以“秋风扫落叶”的精神,不断扫除陈旧落后的管理理念,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迈进。他们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人文关怀,通过“三情教育”凝聚人心,确保教师队伍团结一心、共同奋斗。这种管理理念的革新,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好书,教学质量为先,文化润心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好书”,是厉山镇教育系统永恒的主题。学校坚持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每一位教师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向规范要质量,向落实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实现规范管理、科学引导、自主发展。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各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三中的“和”文化、王岗小学的“品”文化、一中的“和雅”文化、镇小的“恒”文化,二小的“让每个星星都闪亮”的理念,三河小学的“JING”文化,这些文化理念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学校发展的道路,也为学生指明了成长的方向。
辛勤耕耘
中考再创佳绩续辉煌
用实绩说话最有分量。近年来,厉山镇中心学校在中考赛场上屡创佳绩,2025年全镇中考人数390人,700分以上65人,一批次人数107人。毕业生张子颖于2021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李撒曼于2025年被北京大学录取。这背后,凝聚着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汗水,更见证了厉山教育的不懈追求与卓越成就。
领导重视,科学备考。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班教学工作,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亲自挂帅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他们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科学规划备考策略,确保每项工作都做到细致入微、扎实有效。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了全体师生的斗志与信心,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协作,共创佳绩。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厉山镇两所初中的教师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紧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秉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精神,提升师德师能,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时效,变“问题”引领为“机会”引领,化“思考”引领为“创新”引领,大家干劲十足,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备考过程中,教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多层面、多维度关注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通过集体备课、模拟考试、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考试能力。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让两所中学在中考战场上屡战屡胜、捷报频传。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全镇教育系统在党建引领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完善制度建设、开展主题教育警示活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师德师风监督与评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及建立师德师风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2025年,学校持续讲好“厉山教育故事”,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染人、感动人、激励人:封江小学教师李春海身残志坚,丹心育桃李,热血写春秋;镇小教师何雪峰积极捐献造血干细胞,用生命的火种为有需要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二小校长刘晓军始终践行“干部无假期”的敬业精神,寒暑假不离岗,是名符其实的“留守校长”;一中教师刘斌将个人爱好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休,可谓相得益彰,他养花,花滋养了全校800余名师生的心灵、陶冶了800余名师生的情操。
丰富德育活动载体,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与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德育根植于心。文明礼仪、感恩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走进厉山镇各学校,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一首首无声胜有声的诗,一句句清廉向上的名言,陶冶感染着学生,积极向上向善向真向美,引导孩子争做新时代“五好”青少年。这种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更为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保障。厉山镇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随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随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随州市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示范学校”“随州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随州市清廉学校示范校”“随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等诸多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绳”采飞扬
特色教育助健康成长
在厉山镇中心学校的特色教育版图上,跳绳活动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在王岗小学的示范带动下厉山镇中心学校将跳绳活动作为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普及。通过举办跳绳节、邀请家长观摩、开展亲子共跳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增进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同时还注重挖掘跳绳运动的文化内涵将其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以绳为媒,强健体魄。王岗小学作为跳绳运动的发源地与引领者始终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跳绳活动,做到五个一:每天大课间一次跳绳半小时,每周一次跳绳社团,每周一次跳绳课,每月一次竞赛、每学期一次展演。十几年来如一日的坚持,收获了丰硕成果:在校学生人手一根绳,人人会跳;储备了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校教师中现有国家级教练3名。通过普及跳绳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辐射带动,共创辉煌。随着跳绳运动的深入推广与发展,厉山镇中心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几年,厉山跳绳队在省、市、县级比赛中屡获佳绩,特别是2019年湖北省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10名参赛队员,获得一项金牌、三项银牌,个个获奖,取得团体总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2024年随州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的跳绳项目,20个比赛项目中,获得19个第一,13个第二,8个第三的好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新教育实验榜样学校”“十大特色项目学校”、随县“健康校园”示范校。2015年更是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跳绳大课间示范学校”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教育局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学校立足乡村小学实际,践行“三好教育”办特色学校的见证。
薪火相传
校外辅导站温暖人心
在厉山教育的大家庭中还有一个特别温暖的存在——钟光贞校外辅导站。这个由三代教师接力创办的志愿服务站,已经成为孩子们课外生活的温馨港湾与心灵慰藉的避风港。
爱心接力,无私奉献。1994年,从教30余载的钟光贞从厉山镇中心小学退休,同年,该校校外辅导站因创办人去世眼看就要关门,她主动担任站长。钟光贞校外辅导站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爱心育人、培养特长、心灵抚慰、帮辅成长”的宗旨为广大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与帮助。30年来,从创办之初的几位退休教师,到如今庞大的志愿服务团队,辅导站经历了三代教师的无私奉献与接力传承。他们用爱心与智慧为孩子们搭建起了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成长平台。
多样活动,丰富生活。学校依托辅导站并充分利用“快乐周三”和课后托管服务主阵地,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社团活动相得益彰,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发展。成立了涵盖手工、书法、绘画、剪纸、舞蹈、轮滑、合唱、鼓号、阅读等在内的多样化学生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与精彩。同时,辅导站还提供阅读指导、作业辅导等基础服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提供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与安全感。
社会联动,共筑爱心长城。钟光贞校外辅导站还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动,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通过与湖北高校、市县红十字会、妇联、团委等部门携手合作开展“七彩假期”“希望家园”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同时辅导站还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通过亲子互动等形式,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相互理解,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
协同赋能
教联一体齐飞共筑梦
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教联体(厉山镇小学教联体、厉山一中、厉山三中与炎帝学校共建型教联体、厉山镇三河小学与炎帝学校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和“县管校聘”两手抓,助推了专业人才成长,规范了教师补充机制,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新生态。厉山镇教育系统按照县教育局“试点探索、整体推进、全面铺开”三步走的思路,以“共同缔造”理念为引领,通过“轮岗交流、教研联合、青蓝工程、作业同筹、互动共育、研学实践”等多种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确保教联体“联”出特色、“联”出品味、“联”出内涵,“联”出成绩。
在管理层面,教联体推行“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同标”模式,教师交流轮岗率逐年提升,2025年达63%,通过“相约星期四”集体教研、“教研活动月”“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实现教学进度、检测同步,储备优质课程120余节,教师参赛获奖率100%,并以“炎帝大讲堂”“师徒结对”等为核心的培训平台开展20余次集中培训,150多名教师赴多地学习,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师资保障。
教联体创新举办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定期与不定期、短周期的校际“小留学”活动,在课程、德育、教学等方面深入体验交流校教学常态。去年厉山镇学校共组织学生300余人到封江小学进行交流活动收效颇丰。学生在农耕园种菜、采摘,在百草园参与除草、翻土、种植中药材,掌握农耕技能的同时,深刻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中医药课程结合香囊制作,学生辨识艾叶、薰衣草等药材,亲手研磨药粉、缝制香囊,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包饺子、石磨豆浆活动让学生学会生活技能,集体住宿则锻炼了自理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大手牵小手”结对交流中,学生互赠图书、书写寄语,在增进友谊的同时,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浸润式培养。活动不仅让城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与文化自信,也让农村学生在走进炎帝学校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教师们也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神农故里绘宏图,烈山脚下谱华章。在未来的发展中,厉山镇教育系统将继续发扬“守好门、扫好地、教好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追求、更强的气魄、更加奋发的姿态,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厉山教育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