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3日
“鳝”谋发展领头雁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聪莹
一排排蓝色水箱整齐排列,成千上万条黄褐相间的黄鳝在流水中游弋,手持网兜轻捞,肥美的鳝鱼欢腾跳跃……9月上旬,走进位于广水市郝店镇郝店村的湖北恒东凯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品鳝鱼养殖大棚,公司负责人桑双建捧着刚捕捞的鳝鱼说:“水温常年控制在22℃至25℃,鳝鱼不会因为天气转凉钻泥冬眠,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无土流水养殖与传统土塘养殖的鳝鱼相比更显健壮。”
返乡青年“孵”出产业新希望
桑双建是郝店镇人,2015年从事虾鳝混养。十几万尾黄鳝售出一空后,他赚取了黄鳝养殖的第一桶金。然而,在试图扩大规模时,他却因野生鳝苗质量参差不齐、孵化率极低而陷入困境。
不肯轻言放弃的他,选择远赴孝感等地潜心学习技术。2022年,桑双建学成归来,看中郝店村清澈纯净的水源环境,与村合作公司共同出资650万元,毅然返乡创业。
从拓宽道路、修建泵站,到搭建厂房、引进设备,桑双建仅用6个月就建起了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鳝鱼苗繁育基地。
桑双建大力推广“亲本母体人工培育孵化”技术,公司拥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从市场上收集的野生亲本鳝鱼,抽取一定比例进行检测、登记,并隔离培育,再选择性成熟好、体健无伤病者用于繁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基地黄鳝孵化率从极低水平稳步提升至85%,远高于野生鳝苗,预计2026年产苗量将突破1亿尾,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授人以渔当好致富新农人
个人成功并非桑双建的终极目标。“单打独斗不行,抱团发展才是长远之计。”他笑着说。2023年8月,他与郝店村合作公司共同谋划并启动了“50名新农人”培训计划,采用“大棚租赁+技术指导”的创新模式,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饲料配制、定时喂养、水质管理等全套黄鳝养殖经验。
培训计划一经推出,便受到热烈欢迎,首批报名人数就超过60人。学员们不仅在培训基地现场操作,还定期到公司参观学习,进步飞速。今年60多岁的宋和霖是首批学员中的杰出代表,从零基础到养殖能手,他仅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我目前承包的养殖池里共投放了12万尾鳝鱼,预计年底收益五六十万元。”言谈之中,他信心满满。
桑双建建立了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养殖户培训结业后,先从公司认购黄鳝幼苗,待养成售出后,再支付每尾3元的认购费。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的初期投入风险和门槛,激发了大家的养殖热情。原计划建造的2000个标准化养殖池,因村民踊跃参与已增至3500个。郝店村党支部书记宋和国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价,所有养殖池加起来年产值可超300万元。
产业兴旺“绘”就乡村新图景
鳝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钱”景,更实实在在地富了众乡亲。村民储可勤此前一直在家带孩子,没有收入来源让她颇为苦恼。来到养殖基地后,在技术人员手把手的帮带下,她逐渐掌握了鳝鱼人工取卵技术,蜕变为一名月入5000元的技术能手。“比我厉害的师傅们最高能拿到1万多块!”当被问及收入时,她的笑容灿烂而自豪。
恒东凯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已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目前,公司带动临时就业人数为150人(每年4月至8月),长期就业人数为28人,带动脱困户5人,已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过100万元。桑双建“诚信为本、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事迹也屡见各个宣传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从一个人创业,到一群人致富;从一个技术难题的突破,到一个特色产业的崛起。桑双建这位年轻的“领头雁”,正用一条条小小的黄鳝,“孵化”着产业振兴的新希望,带领着郝店村的乡亲们共同“游”向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一排排蓝色水箱整齐排列,成千上万条黄褐相间的黄鳝在流水中游弋,手持网兜轻捞,肥美的鳝鱼欢腾跳跃……9月上旬,走进位于广水市郝店镇郝店村的湖北恒东凯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品鳝鱼养殖大棚,公司负责人桑双建捧着刚捕捞的鳝鱼说:“水温常年控制在22℃至25℃,鳝鱼不会因为天气转凉钻泥冬眠,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无土流水养殖与传统土塘养殖的鳝鱼相比更显健壮。”
返乡青年“孵”出产业新希望
桑双建是郝店镇人,2015年从事虾鳝混养。十几万尾黄鳝售出一空后,他赚取了黄鳝养殖的第一桶金。然而,在试图扩大规模时,他却因野生鳝苗质量参差不齐、孵化率极低而陷入困境。
不肯轻言放弃的他,选择远赴孝感等地潜心学习技术。2022年,桑双建学成归来,看中郝店村清澈纯净的水源环境,与村合作公司共同出资650万元,毅然返乡创业。
从拓宽道路、修建泵站,到搭建厂房、引进设备,桑双建仅用6个月就建起了7000平方米的现代化鳝鱼苗繁育基地。
桑双建大力推广“亲本母体人工培育孵化”技术,公司拥有先进的检测仪器,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从市场上收集的野生亲本鳝鱼,抽取一定比例进行检测、登记,并隔离培育,再选择性成熟好、体健无伤病者用于繁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基地黄鳝孵化率从极低水平稳步提升至85%,远高于野生鳝苗,预计2026年产苗量将突破1亿尾,为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种苗基础。
授人以渔当好致富新农人
个人成功并非桑双建的终极目标。“单打独斗不行,抱团发展才是长远之计。”他笑着说。2023年8月,他与郝店村合作公司共同谋划并启动了“50名新农人”培训计划,采用“大棚租赁+技术指导”的创新模式,毫无保留地向农户传授饲料配制、定时喂养、水质管理等全套黄鳝养殖经验。
培训计划一经推出,便受到热烈欢迎,首批报名人数就超过60人。学员们不仅在培训基地现场操作,还定期到公司参观学习,进步飞速。今年60多岁的宋和霖是首批学员中的杰出代表,从零基础到养殖能手,他仅用了两三个月时间。“我目前承包的养殖池里共投放了12万尾鳝鱼,预计年底收益五六十万元。”言谈之中,他信心满满。
桑双建建立了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养殖户培训结业后,先从公司认购黄鳝幼苗,待养成售出后,再支付每尾3元的认购费。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农户的初期投入风险和门槛,激发了大家的养殖热情。原计划建造的2000个标准化养殖池,因村民踊跃参与已增至3500个。郝店村党支部书记宋和国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价,所有养殖池加起来年产值可超300万元。
产业兴旺“绘”就乡村新图景
鳝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钱”景,更实实在在地富了众乡亲。村民储可勤此前一直在家带孩子,没有收入来源让她颇为苦恼。来到养殖基地后,在技术人员手把手的帮带下,她逐渐掌握了鳝鱼人工取卵技术,蜕变为一名月入5000元的技术能手。“比我厉害的师傅们最高能拿到1万多块!”当被问及收入时,她的笑容灿烂而自豪。
恒东凯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已成为带动一方百姓就业增收的重要平台。目前,公司带动临时就业人数为150人(每年4月至8月),长期就业人数为28人,带动脱困户5人,已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超过100万元。桑双建“诚信为本、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事迹也屡见各个宣传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从一个人创业,到一群人致富;从一个技术难题的突破,到一个特色产业的崛起。桑双建这位年轻的“领头雁”,正用一条条小小的黄鳝,“孵化”着产业振兴的新希望,带领着郝店村的乡亲们共同“游”向富裕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