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5日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守护青春健康成长之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孔婷婷 王晶 包莉 李凤玲 张津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一头连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一头系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当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校园,餐桌上的饭菜是否安全、食材是否新鲜、后厨操作是否规范,成为家长心中最牵挂的事。
秋季开学季,我市一场守护校园“舌尖安全”的行动早已悄然展开。从开学前夕的“五个一”专项部署,到全省率先推行的“双周检”试点创新;从“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智慧监管,到“你点我检”的全民参与,随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教育、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力,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链条的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用严谨与细致,为全市师生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食安屏障。
开学“五个一”织密防护网
“要以清醒认知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履职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监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要以综合治理破解难题,持续深化‘校园餐’整治,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督促问责、培训抽考、典型引路强化履职效能,同时运用信用监管、数智赋能、社会监督等手段,推动问题整改从‘个案解决’向‘类案治理’延伸;要以专项行动补齐短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织中小学校对照《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指南》开展自查自纠,并抓住暑假窗口期,集中推进‘硬件升级+管理提效’专项工作,为后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夯实基础。”7月7日,随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召开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定调加压,进一步凝聚了市场监管、教育、纪检部门的工作合力,也为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食品安全无终点,守护成长不停歇。2025年秋季开学前夕,随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以“五个一”专项行动为抓手,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从源头排查风险,为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一张清单“清底数”。8月13日,市质强和食药安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全力抓好2025年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为辖区内所有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食堂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实行全覆盖、全链条、全周期动态监管,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精准依据,构建起多维度、全覆盖的防控体系。
一轮自查“排风险”。各地市场监管、教育、卫健部门督促学校对照《校园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开展自查自纠,落实“八规范五到位”,量身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抓住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三类人”,干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三件事”,记好日管控记录、周排查报告、月调度会议纪要“三本账”。严格规范食材招标采购流程,强化供应环节监管,从源头阻断风险隐患。曾都区市场监管局对43所学校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10个,下达整改通知书6份,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一次培训“强内功”。8月中下旬,全市200余名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集中接受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和抽考。随州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创新“培训+抽考”双轮驱动,19所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训,200余名参考人员现场答题,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场“突袭”树标杆。广水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模式,主动邀请本地主流媒体记者,对就餐人数多的2所学校食堂开展“随机查、突袭查”。镜头下,执法人员从证照公示、人员健康管理、食材采购贮存、餐饮具清洗消毒到智慧监管逐一检查,并现场讲解标准,把一次执法变成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公开课,赢得家长纷纷点赞,形成“查处一家、教育一片、规范一域”的示范效应。随州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抽查,共抽查5所学校,发现并整改问题14个,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
一网覆盖“云监管”。依托“鄂食安”阳光智厨系统,全市所有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将于10月底前全部接入平台,实现后厨操作实时直播、违规行为AI抓拍、风险预警即时推送,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真正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创新“双周检”打造新屏障
“孩子在学校吃的蔬菜有没有农残?肉类是否合格?”这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随州作为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双周检”试点地区,以“专题讲座+定期抽检+闭环监管”的组合形式,在全市7所学校率先开展试点,用公开透明的举措消除家长顾虑,打造“家校社”协同监督的校园食品安全环境。
在曾都区编钟小学多媒体报告厅,市场监管部门举办的食品安全科普讲座让家长和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讲座内容涵盖校园常见场景,细致讲解了“过期食品识别”“三无食品”“校园餐营养魔法”“零食安全挑选”等知识。还通过有奖知识问答等趣味游戏,进一步巩固了孩子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整场讲座通过学校多媒体系统在所有班级进行了同步直播,为全校师生上好开学季食品安全第一课。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发放的科普知识折页中还加入了“随州市校园食品安全‘双周检’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双周检”工作及“你点我检”活动,呼吁家长积极参与,共同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我想抽检学校食堂的蔬菜,看看有没有农药残留。”“我关心孩子常吃的面包是否合格。”在学校食堂门口,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活动,邀约学生和家长通过“你点我检”问卷系统提交抽检意愿。结合点选结果和“双周检”要求,工作人员对学校食堂的当日食材(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蔬菜、调味料等)、学校及周边超市在售零食(辣条、面包、薯片、冰淇淋等)开展抽检,媒体记者和学生家长代表全程监督,确保抽检过程公开透明。
“我们建立了‘抽检-整改-评估’闭环机制,对首次抽检不合格的供应商启动跟踪抽检,连续两次不合格则列入‘黑名单’;新准入的供应商必须通过试供抽检,合格后方可纳入供应商名单。”随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双周检”试点采用“市级+县级”双轨推进模式,市级聚焦1所重点学校,县级每地选取2所城乡学校,每两周对学校食堂和大宗食材供应商开展一次抽检,确保监管无死角。据统计,此次试点行动共覆盖曾都区编钟小学、随县第二高级中学、随县炎帝学校、广水市永阳学校、广水市方子学校、曾都区第二高级中学、随州市曾都区阳光学校7所学校,为58个班级4000名学生送去食品安全课,发放科普知识折页及“你点我检”问卷1万余份,抽检样品98批次。
深化“全民监”凝聚新合力
校园食品安全,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把控,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随州市市场监管局督促中小学校健全家长膳食监督机制,推动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常态化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校园食品安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形成“监管部门主导、学校落实、家长参与”的共治格局。
“百姓点检日”让师生成为食安“监督员”。4月29日,以“守护校园食安 点亮青春成长”为主题的湖北省食品安全“百姓点检日”进校园活动在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启动,进一步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科普宣传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各类食品安全知识手册、现场答疑,普及食品安全法规与健康饮食知识;在点选征集区,师生们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通过“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现场填报抽检意愿,点选最关注的食品品类、检测项目及抽样场所;在食材展示区,现场讲解食材溯源与品质把控流程,让“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看得见;在快速检测区,工作人员对校园食堂食材进行现场检测,实时公开检测结果,让食品安全“零距离”接受监督。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学校食堂常用的油麦菜、辣椒等21批次食材进行现场快检,并根据师生点选结果,对排名靠前的大米、面粉、瓶装水、果冻等食品开展抽样检验。据统计,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800余份,回收“你点我检”问卷700余份,得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人大代表专项监督让食安监管更“精准”。“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有责任监督食品安全工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曾都区白沙洲农贸市场,一位参与“你点我检”专项活动的人大代表说道。我市以“代表监督零距离 你点我检护食安”为主题,开展人大代表“你点我检”专项活动,让“菜篮子”“饭桌子”安全更可感、更放心。活动现场设置食品安全知识展板和咨询台,工作人员向市民发放手册,重点普及食用农产品选购技巧和风险防控知识。代表扫码参与市场监管总局“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投票,现场随机抽取牛肉、葡萄等重点食用农产品,由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当场抽样、封签送检。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蔬菜、肉类开展快速检测,重点筛查农药残留、瘦肉精等指标,部分结果15分钟内通过公示屏公开。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已广泛收集到2758条群众检测诉求,后续将根据抽检结果强化监管,对不合格食品依法处置,并持续开展“你点我检”活动,推动监管更精准高效。活动当天,代表们还提出多条监督建议,为优化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言献策。
“确保广大师生‘每一餐都吃得安心、每一口都吃得放心’,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满意,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是随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承诺,更是行动的方向。随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用扎实的举措、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路,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