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以“清洁”为笔绘就5A创建新图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滕锐
“官宣!家门口要迎来5A景区创建啦!”几个月前,这条消息刷屏了曾都区南郊街道擂鼓墩社区居民的朋友圈。
10月14日,在擂鼓墩遗址(封土冢),记者看到一条环形的碎石步道已经铺设成型,绿化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栽下红叶石楠、金森玉贞等景观树种。
炎帝文化旅游区包含炎帝故里景区(谒祖祈福区)、曾侯乙墓遗址(遗址游览区)、随州博物馆(文物展示区),是一处集人文历史、考古遗址、博物馆艺术于一体的历史人文类旅游胜地。目前,炎帝文化旅游区5A创建工作进入冲刺攻坚阶段。位于5A景区核心区域的擂鼓墩社区全力开展辖区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要创5A,环境得先‘净’下来、‘美’起来。”擂鼓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洪伟的脚步,每天都会踏遍社区的角角落落。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环境整治的细节:“七组主路沥青铺设、停车场刷黑、房前屋后杂物清理……每一项都跟居民商量着来。”说话间,他走到一处刚整改完的院落前,“这户以前门口堆了不少旧家具,我们开了广场会,又用积分制鼓励参与,现在不仅清干净了,还种上了月季,成了‘微景观’。”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居民的主动参与。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社区的“清洁家园”行动成了全民共识,七组居民张家志每周都会参加义务清扫,还毫不犹豫地自费3万元将房屋外墙粉刷一新。“现在邻里间都比着整洁,谁家门口不干净,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居民谢兰君笑着说,家里的积分卡已经攒了不少,“参与一次清洁就能积分,能换洗衣粉、洗洁精,更重要的是,看着社区变美,咱心里高兴。”
据悉,自5A景区创建以来,擂鼓墩社区清理大冢边垃圾约20吨;清理擂鼓墩山寨至马家榨社区路段800余米,其中拆除房屋3间,王家大堰铲除垃圾40余车,拆除围挡150平米、乱搭屋棚7处,拆除破败房屋280平方米,清理垃圾杂草130车,修整路肩及沟渠2000余米,在沿擂鼓墩水库道路边和碎石生态步道栽种绿植80株,进一步美化了周边环境。
如今走在擂鼓墩社区,从干净的主干道到雅致的背街小巷,从焕新的游客服务片区到整洁的遗址周边,每一处变化都在为5A景区创建蓄力。社区用实打实的清洁行动,让千年古迹与现代文明共生,也让“景在社区里、社区即风景”的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
“官宣!家门口要迎来5A景区创建啦!”几个月前,这条消息刷屏了曾都区南郊街道擂鼓墩社区居民的朋友圈。
10月14日,在擂鼓墩遗址(封土冢),记者看到一条环形的碎石步道已经铺设成型,绿化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栽下红叶石楠、金森玉贞等景观树种。
炎帝文化旅游区包含炎帝故里景区(谒祖祈福区)、曾侯乙墓遗址(遗址游览区)、随州博物馆(文物展示区),是一处集人文历史、考古遗址、博物馆艺术于一体的历史人文类旅游胜地。目前,炎帝文化旅游区5A创建工作进入冲刺攻坚阶段。位于5A景区核心区域的擂鼓墩社区全力开展辖区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要创5A,环境得先‘净’下来、‘美’起来。”擂鼓墩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洪伟的脚步,每天都会踏遍社区的角角落落。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环境整治的细节:“七组主路沥青铺设、停车场刷黑、房前屋后杂物清理……每一项都跟居民商量着来。”说话间,他走到一处刚整改完的院落前,“这户以前门口堆了不少旧家具,我们开了广场会,又用积分制鼓励参与,现在不仅清干净了,还种上了月季,成了‘微景观’。”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居民的主动参与。在党员志愿者的带动下,社区的“清洁家园”行动成了全民共识,七组居民张家志每周都会参加义务清扫,还毫不犹豫地自费3万元将房屋外墙粉刷一新。“现在邻里间都比着整洁,谁家门口不干净,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居民谢兰君笑着说,家里的积分卡已经攒了不少,“参与一次清洁就能积分,能换洗衣粉、洗洁精,更重要的是,看着社区变美,咱心里高兴。”
据悉,自5A景区创建以来,擂鼓墩社区清理大冢边垃圾约20吨;清理擂鼓墩山寨至马家榨社区路段800余米,其中拆除房屋3间,王家大堰铲除垃圾40余车,拆除围挡150平米、乱搭屋棚7处,拆除破败房屋280平方米,清理垃圾杂草130车,修整路肩及沟渠2000余米,在沿擂鼓墩水库道路边和碎石生态步道栽种绿植80株,进一步美化了周边环境。
如今走在擂鼓墩社区,从干净的主干道到雅致的背街小巷,从焕新的游客服务片区到整洁的遗址周边,每一处变化都在为5A景区创建蓄力。社区用实打实的清洁行动,让千年古迹与现代文明共生,也让“景在社区里、社区即风景”的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