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7日
政策科技双赋能 随州青茄丰收旺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钟金辉、通讯员周霞、鲍凤霞、吴贞)眼下,随州各地设施大棚内青茄挂满枝头,圆润饱满、色泽鲜亮,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忙碌景象。今年,随州青茄产量产值双增,收购价稳定在2.8元至3.5元/斤,畅销广州、东莞、武汉等多地市场,农民增收势头强劲。
  喜人成效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与主体发力的同频共振。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施农业“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随州紧跟党的二十大及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市级层面及随县、广水等地出台专项奖补政策,配套金融支持同步跟进,为茄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政策激励下,经营主体主动作为,曾都区万店镇高标准建设智能化集约化育苗基地,规划5个专业育苗区,从源头筑牢优质生产基础,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村社共建+农户入股”等模式广泛推广,让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
  科技赋能让丰收更有底气。随州创新推广夯土式大棚与钢架大棚栽培模式,夯土式大棚实现10个月超长生育期,每亩定植1100至1300株、单株产量达35斤,亩产最高可达4万5千斤;钢架大棚生育期8个月,两种模式将青茄适采期从传统3个月延长至8个月,实现周年全天候供应。依托何迅专家工作站、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及武汉市农科院技术支撑,集成集约化嫁接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全市3.5万亩设施大棚茄子效益显著,亩均纯利润1至3万元,部分高标准基地亩产值超10万元。智慧农业更添助力,传感器监测、水肥一体化、手机远程管理等技术广泛应用,“大棚宝”等智能设备让种植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随州青茄年总产值超1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收5亿元,惠及12万余名从业人员。作为湖北省设施农业“科技赋能+民生导向”的典型样板,随州正以青茄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支柱,让农民在产业升级中持续分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