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19日
联建共融破壁垒 乡村教育启新程
——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发展纪实

三河校区校长张德军随炎帝学校教联体管理团队赴湖南长沙参加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论坛

三河校区副校长刘琦随炎帝学校教联体管理团队赴山东泰安参加山东省第九届初中校长质量建设大会

炎帝学校教联体“炎帝大讲堂”

三河校区教师赴炎帝学校小学部参与听评课

炎帝学校六年级学生在三河校区参与自磨豆浆劳动

融合赋能教联体,深度交流创佳绩

三河校区的“百草园”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唐新虎 谭芳
  “现在的校园又新又漂亮,还有炎帝学校的老师来上课,社团活动比以前丰富多了!”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三河校区的学生拿着崭新的绘画工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生动的一幕,正是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作为湖北省省级“教联体”试点之一,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以“文化联建、教学联研、赋能联训、活动联办、发展联谋”为核心路径,用协同合作的力量,补齐乡村教育短板,让乡村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如今,炎帝学校教联体的建设成果已在校园日常、课堂教学、师生成长中逐步显现,成为撬动乡村教育提质、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文化联建铸魂 厚植育人根基
  文化是教育的灵魂,思政是育人的根本。炎帝学校教联体始终以文化联建为引领,思政引领为核心,打破校际壁垒,构建起“德育联动、五育融合、思政引领”的三位一体文化建设体系,让优质育人理念与红色思政在各校区同频共振、落地生根。
  在德育建设中,教联体创新设立“小红帽监督岗”,实行每日值岗、记载、公示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三河校区与炎帝学校本部的“小红帽”每月围绕“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使命”等思政主题分享实践感悟。同时,设立常规管理公示栏,每周公示班级德育量化评分,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让良好校风学风蔚然成风。
  教联体还建立了“五育之星”联动联育机制,每月开展“五育之星”评比。通过联合教研,教师们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让课堂成为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学期初,炎帝学校三部一区共同规划国旗下思政课系列活动,围绕“红色传承、炎帝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工作交流会,推动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向发力。
  作为教联体深度融合与思政育人的实践创新,炎帝学校小学部从2025年秋开展“承炎校之志,赴成长之约”学生置换研学实践活动。五、六年级每两个班依次循环,开展为期两周的置换研学,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跨校区实践场景。师生通过置换交流感受不同校区文化,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收获成长,带动课程、管理、文化等资源同步流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生态,让教联体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共同体和学校进步的联合体。
  如今,三河校区的文化定位、德育活动、教学管理均与炎帝学校一脉相承,德育、思政教育的浸润让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学联研提质 均衡资源配置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联体以教学联研为抓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破解乡村学校教学难题。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优质教学资源流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
  “相约星期五”集体备课成为教联体教学联研的品牌活动。各校区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核心问题共同探讨,常态化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深度互动,集体智慧的碰撞让课堂设计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针对乡村学校体音美等紧缺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教联体推行“走教帮扶”制度。炎帝学校小学部教师定期到三河校区授课,本学期累计走教6次,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到乡村课堂。同时,三河校区教师全员参与“人人一节视频课”录课活动,精心录制18节视频课,通过集体观课、评课打磨优质课程。
  教联体还建立同步听评课机制,保障每学科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合听评课,本学年度累计开展18次,参与教师超50人次。从集体备课到走教帮扶,从录课打磨到听评共鉴,全方位的教学联研让校际教学差距不断缩小,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赋能联训强师 锻造专业队伍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联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多元化培训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通过“讲堂引领、夜学充电、外出研学”三维培训体系,让乡村教师实现能力跃升。
  炎帝学校的“六大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撑,三河校区教师积极参与炎帝大讲堂4次,在“赓续初心,办好教育”校本集中研修中,近10天的沉浸式学习让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夜学长明灯”活动持续为教师充电,三河校区自主开展夜学8次,参与本部夜学4次,内容涵盖新课标培训、教育心理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多个领域。
  外出研学为教师开拓了视野,本年度三河校区教师参与炎帝学校组织的外出培训20余次,足迹遍布湖南长沙、湖北松滋、鄂州等地,培训内容包括高效课堂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等。多元化的培训让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提升,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教联体还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炎帝学校选派1名校长、1名副校长到三河校区挂职,统筹教育教学管理;6名优秀教师到三河校区交流,三河校区8名教师到本部跟岗学习。在交通补助、评优晋级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让教师流动更顺畅,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成为常态。
  活动联办聚力 丰富成长体验
  教联体坚持“活动同频、五育并举”,通过联办各类特色活动,丰富学生成长体验,增强校区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体育竞技到科教实践,从文化展示到综合实践,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去年,三河校区成功举办教联体全员运动会,设置12个比赛项目,炎帝学校6名教师担任裁判,132名学生奋勇拼搏,赛场之上展现了青春风采。在炎帝学校体育艺术文化节中,三河校区47名学生参与开幕式创意方阵,40名学生参赛,最终斩获男子篮球团体第三、男子400米和垒球单项第一等优异成绩。
  科教融合方面,2024年随县“科教共建・携手未来”活动在三河校区举行,炎帝学校15名教师、110余名学生参与联排,通过科普展示、实践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实践领域,教联体以百草园为基地,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炎帝学校小学部7个班级与三河校区1个班级开展为期2个月的深度融合实践活动,近400名学生参与中草药种植、养护和科普学习。教联体还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科深度融合。
  发展联谋致远 绘就振兴蓝图
  教联体始终坚持“发展联谋”,通过管理共建、资源共享、规划共商,推动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在随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三河校区的硬件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崭新的课桌椅、智能一体机、广播系统等教学设备全部安装到位,教师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教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管理层面,三河校区与炎帝学校本部管理干部每月开展至少1次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师资建设等经验,共同解决管理难题。常态化的管理对话让学校治理更科学、规范、高效,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昔日校园陈旧、生源流失,到如今设施完善、学风浓厚;从师资薄弱、教学滞后,到如今队伍过硬、质量提升,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用实际行动破解了乡村教育发展难题。通过文化联建、教学联研、赋能联训、活动联办、发展联谋的多元举措,教联体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让乡村教育焕发蓬勃生机。
  “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就是我们教育人奋斗的目标。”随县炎帝学校教联体正以昂扬的姿态,在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教联体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总结经验规律,打造特色品牌,让优质教育之花在乡村大地持续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