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8日
流感季警惕“新威胁”
曾都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
近期气温变化较大,流感病毒活跃度上升,尤其需要关注人感染新亚型流感的防控。这类流感与普通季节性流感有何不同?哪些人更易感?又应如何科学应对?
★ 什么是人感染新亚型流感?
人感染新亚型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常见于鸡、鸭、鸽子
等禽鸟中,部分亚型如H5N1、H7N9、H9N2等可传染给人。由于病毒易变异,当动物流感病毒演变为可感染人类的新亚型时,易引发传播,且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需引起重视。
★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但以下群体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防护:儿童:5岁以下风险较高,2岁以下更易出现重症;老年人:65岁以上群体;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或免疫力较低人群。
★ 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源主要为携带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环境。传播方式包括: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禽或其排泄物、污染物品;
呼吸道传播:吸入含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
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禽肉、禽蛋,或饮用被污染的水。
★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主要表现包括:
全身症状: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鼻塞,部分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重症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引发肺炎、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损伤。
★ 如何治疗?
早用药: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对症处理:高热用退烧药,咳嗽用止咳药,多休息、多饮水;
重症就医: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住院,必要时吸氧或机械通气。
★ 预防是关键
减少接触:避免前往活禽市场,不接触病、死禽;
注重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食品安全:禽肉、蛋类彻底煮熟,购买检疫合格产品;
及时就医:有禽类接触史并出现发热、咳嗽时,应佩戴口罩就诊并告知暴露史。
曾都区人民医院提示:作为区域防控网络的重要一环,该院已建立完善的流感监测与救治流程,为可疑病例提供快速筛查与专业诊疗。公众无需恐慌,但需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如有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近期气温变化较大,流感病毒活跃度上升,尤其需要关注人感染新亚型流感的防控。这类流感与普通季节性流感有何不同?哪些人更易感?又应如何科学应对?
★ 什么是人感染新亚型流感?
人感染新亚型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常见于鸡、鸭、鸽子
等禽鸟中,部分亚型如H5N1、H7N9、H9N2等可传染给人。由于病毒易变异,当动物流感病毒演变为可感染人类的新亚型时,易引发传播,且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需引起重视。
★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全人群普遍易感,但以下群体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防护:儿童:5岁以下风险较高,2岁以下更易出现重症;老年人:65岁以上群体;孕妇;有基础疾病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或免疫力较低人群。
★ 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源主要为携带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环境。传播方式包括: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禽或其排泄物、污染物品;
呼吸道传播:吸入含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
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禽肉、禽蛋,或饮用被污染的水。
★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早期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但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主要表现包括:
全身症状: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乏力;
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鼻塞,部分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重症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引发肺炎、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损伤。
★ 如何治疗?
早用药: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
对症处理:高热用退烧药,咳嗽用止咳药,多休息、多饮水;
重症就医: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住院,必要时吸氧或机械通气。
★ 预防是关键
减少接触:避免前往活禽市场,不接触病、死禽;
注重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食品安全:禽肉、蛋类彻底煮熟,购买检疫合格产品;
及时就医:有禽类接触史并出现发热、咳嗽时,应佩戴口罩就诊并告知暴露史。
曾都区人民医院提示:作为区域防控网络的重要一环,该院已建立完善的流感监测与救治流程,为可疑病例提供快速筛查与专业诊疗。公众无需恐慌,但需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如有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发现、早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