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免耕技术”前景诱人
专家建议加快推广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本报记者采阳通讯员张明学
    本报今年有关“免耕栽培技术”的连续报道引起了部分读者的浓厚兴趣,许多农民朋友也纷纷来信来电咨询。记者为此进一步请教了具体负责“免耕栽培技术”推广的有关农业技术专家。专家认为,免耕栽培的确是一项轻简、节本、增产、增收的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目前在我市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推广的潜力和前景十分诱人,但还须多方努力,加快推广并转化为生产力。
    据专家介绍,免耕栽培是一项在全世界正在推广的技术,如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能达到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曾都区自2004年开始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目前已形成小麦免耕、中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麦(油)套稻、棉花免耕、油菜免耕、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等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方式相比平均每亩节省100元以上,而且省工省力省时,成效十分显著,也深受农民欢迎,已成为该区新时期、新阶段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和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但他们在实践中也发现,明明是很受农民欢迎的栽培新技术,可推广起来也遇到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和阻力。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逐步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力矛盾将日趋紧张。推广免耕技术,减少劳动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有鉴于此,专家们建议,要让“免耕栽培技术”这项成熟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与对策。
    首先,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免耕技术示范推广,成立领导专班,整合力量,通过政府参与,加大行政引导力度,把免耕技术作为农业部门的一项主推技术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制订发展目标、规划和激励机制,营造重视推广免耕技术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加大思想转变力度,充分发挥示范指导作用。推广免耕栽培技术,是农作物种植方式的一场革命。由于传统精耕细作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少数干部、群众对免耕技术的优势、效益不太了解。部分农民总是认为,要想获得高产,就必须进行精细耕作方式。因此,要因势利导办好示范样板,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通过宣传引导、培训教育、能人带动,农民就会知道免耕正如“傻瓜相机”,其实是科学的“懒汉”种田,使用起来叫人省心、放心、开心。
    此外,还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大技术集成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充分用足、用活农业各项政策,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免耕技术推广获得成功提供重要的政策保证和技术支撑。让农民尽快了解、接受并掌握这项技术,让免耕栽培这项轻简、节本、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免耕技术”前景诱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