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的特异性治疗(脱敏治疗)
及其误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医学界公认的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故社会上流传许多治疗哮喘“良方”,严重危害着哮喘患者,为了使哮喘病得到有效正规的治疗,今天专门谈谈哮喘的正规特异性治疗(脱敏治疗)和哮喘治疗中的误区。 特异性治疗(脱敏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通过确定与患者疾病相关的变应原后,将配制同浓度的制剂,剂量由小到大逐增给药,让过敏性疾病患者反复接触此种过敏原,提高对此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控制或减轻过敏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有效率在80%以上。 特异性免疫治疗总疗程应在2-3年。一般治疗的最初4个月7-14天注射均需在治疗中心进行,注射后医护人员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院。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病人一定要坚持有规律的治疗。 哮喘治疗中的误区 支气管哮喘由于病情缠绵,特别是病程较长者,治疗不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患者产生了急躁情绪,或者是缺乏信心,不积极就医;千方百计寻找一种“特效”或“根治”的方法。患者由于求医心切,很容易轻信游医祖传秘方宣传,轻则劳民伤财,重则病未治疗,反而又添了新的问题,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下面解释哮喘治疗中常见误区: 一、对皮质固醇治疗的错误认识 对于迟发性哮喘反应的特点是接触致敏物后,不是立即发病,而往往是经过几个小时才发病;患者对非特异性刺激的反应性过强,常因受凉、闻到某种气味、气候改变、劳累、感染甚至精神刺激诱发哮喘,特别是夜间哮喘;这类哮喘用支气管哮喘剂是无效的,而皮质固醇是不可能避免的。有些患者由于惧怕类固醇的副作用,宁可忍受哮喘的长期折磨而拒绝应用,最后至哮喘长期得不到控制而造成身体的危害,比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产生副作用要严重得多。何况近年推出的类固醇气雾剂,基本上没有全身副作用,患者完全不需要太多的担忧。 二、割治 就是在人体某个部位,前胸膻中穴附近,指间大小鱼际间用外科手术割开一个小口,切除少许脂肪组织,此刀法没什么科学依据,更谈不上效果。 三、针刺和埋针 有人曾建议在哮喘好发季节到来之前进行穴位埋针,留一周左右,不论这种方法效果如何,留针一周造成的不便和可能导致感染的产生是明显的。 四、艾灼 用艾条在大椎、膻中等穴位或不管穴位,在前胸及后背进行,造成局部烧伤,形成瘤痕。 实际上支气管哮喘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治疗及时、办法得当,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好的,在严重避免触发因素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期的有效治疗,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随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包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