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春季尤需防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对人民群众健康影响最大的常见病之一。现已查明有5型,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而春季最易暴发流行的当属甲肝,3~5月为其发病高峰期。因此,加强预防,防止甲肝传播迫在眉睫。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其传播方式,首先当属与病人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在一起,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感染。接触传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饭前、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如果自来水、井水和其他饮用水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就可能造成大规模甲肝流行,我国已有数次这样的报告。还有通过食品感染,一是饮食从业人员、炊事管理人员等已受甲肝病毒的感染,他们又污染了食物,造成食物型传染;二是直接入口的生熟食物、水果、蔬菜等,在操作、运输过程中受到甲肝病毒的污染,食用时又未经加热或消毒处理;三是有些水产品,如毛坩、鱼虾、蚌、蟹、蛤蜊等水产品受到甲肝病毒污染,加热消毒不充分,也可传播甲肝。
    人感染了甲肝病毒之后,不一定都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基至肝功能检查也正常。另一部分人经过2~6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临床症状。不同的人临床表现也可不同,如有的人有发热、关节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一般一周后出现黄疸,表现为尿色发黄和皮肤巩膜黄染,这种类型称为急性典型甲肝。有的人则症状很轻,不出现黄疸,只有在检查肝功能时才发现转氨酶升高,称为亚临床型。
    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把住“病从口入”关。虽然防止食物和水源污染是预防甲肝很重要的一环,但充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更不可忽视。要做到:不吃毛蚶之类的水产品;不吃不干净的、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无证经营、无消毒措施的街头小贩小摊出售的食物;外出时自带餐具茶具;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及出门办事回家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对于易感儿童,在接触急性期甲肝病人后,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甲肝疫苗,以增加免疫力。一旦发现急性传染期肝炎病人,要尽快送医院隔离治疗,同时报告防疫部门,对病人住所及用品进行消毒处理。随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邓杰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季尤需防肝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医药与健康】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