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转变职能·完善监督·深入基层
——代表为一些基层政府行为“三种病”开药方
  新华社记者 李亚彪 李钧德 王娅妮 徐 扬
    过去五年,各级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然而,少数地方一些基层政府和部分公职人员却存在三种怪现象:包揽事务充当“万能”、公务消费节节攀升、基层一线难见踪影。
    部分人大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十分必要和及时,只有转变职能,完善监督,深入基层,才能治好这三种“政风之病”,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治理“万能政府”病:
  转变职能是关键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曾指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代表指出,当前有的地方政府部门仍然包揽社会事务,动辄动用行政权力调整市场利益格局,有的充当企业“诚信担保”,有的充当市场“风险先知”,有的充当社会事务的“全职管理者”。
    陈铁雄代表说,这类“万能政府”职能不清,干扰市场规则,不但常常引火烧身,而且引发政企矛盾、干群矛盾。“万能政府”在干扰市场规则的同时,还带来了大量行政资源的浪费。
    宁波市长毛光烈代表说,政府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市场监管方面,同时注重提供公共服务。比如,把政府自办服务转变到提供服务上来,实行服务外包;比如完善社会评价机制等。
  治理“大手大脚”病:
    完善监督需“猛药”
    “有些公职人员,把时间、精力用在吃喝玩乐上,把公款消费在风景区或异国他乡,实在令人心疼。”山东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代表说,“节约是全社会都应弘扬的精神,公款消费却在制造财政‘黑洞’,百姓反映强烈。”辽宁省财政厅长邴志刚代表说,当前行政成本特别是公务消费节节攀升,有的地方和部门花钱大手大脚、公私不分,影响政府形象。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刑法系主任邸瑛琪代表认为,政风不好的原因,就是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治理这个毛病一定要下“猛药”,让政风不好者官帽不保。
  治理“衙门作风”病:
    深入基层离百姓近些
    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代表说,现在有的地方衙门风气、官僚主义比较严重,老百姓办事人难找、事难办。邸瑛琪代表回忆起一件事,有一次开会,他碰巧和一位市长坐在一起,双方互换名片。后来,他按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这位市长,结果发现这位市长名片上留的竟是秘书电话,而且秘书拒绝告诉他市长的电话。
    “找市长这么难,一般的百姓根本就别想。”邸瑛琪说。
    陈铁雄代表说,基层有的群众常常反映看不到干部,因此要把干部工作场所重心下移,把“政府服务终端”延伸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让百姓在医疗与治安、文化与社会管理服务中,都感觉到有干部在身边。
  两会聚焦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转变职能·完善监督·深入基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