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议政录
中部崛起不能有“短板” 新华社3月14日电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市长李亿龙表示,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为中部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应该充分重视并解决中部崛起过程中部分落后地区的“短板现象”,促进这个重大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李亿龙代表说:“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正处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阶段。东部有经济优势,西部有资源优势,中部崛起政策出台恰逢其时,将助推中部成为连接东、西部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国家应该尽快完善支持中部崛起的配套政策措施,对中部省份的落后地区,尤其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政策引导杰出人才和社会资金流向不发达地区,使这些地区不至于在新一轮发展中成为‘短板’,拖了中部崛起的后腿。” 开发食用油“大油田” 新华社3月14日电 近来国际油料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使我国个别地区出现食用油供应短缺现象。如何缓解我国油脂短缺局面?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王素毅建议,应引导扶持发展我国具有产地优势的花生和油葵生产,实现食用油产业多元化,降低食用油原料的国际依存度。 王素毅代表认为,我国应重视具有产地优势的油料作物生产,开发自己的食用油“大油田”。花生、葵花都是耐旱作物,大面积推广种植,不仅不会与粮食“争地”,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山岭薄地、干旱贫瘠之地的利用率,缓解国家耕地紧张的压力。 要像抓粮食一样抓猪肉生产 新华社3月14日电 “国家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猪肉生产,尽快建立保障猪肉供应的长效机制。对生猪产业的发展要合理调控,避免出现‘一哄而散’和‘一哄而上’两种极端现象。还应设立生猪发展基金,形成科学、动态的生猪价格干预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才说。 祝义才代表说,从1997年到2006年,10年间猪肉价格没有涨过。2006年6月份左右,生猪价格跌至每公斤6元左右,农户养一头猪要亏损100元。“猪贱伤农”,有些农民干脆“弃猪进城”,这是造成自去年以来猪肉供需失衡、肉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