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赵本山的春晚生涯
18年前,春晚成就了赵本山,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从此,赵本山成为春晚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那么,就让我们随着赵本山再次荣获“小品王”的喜讯,重温一下他历年在春晚上的精彩瞬间吧。 1990年《相亲》 语录:就兴你们年轻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 点评:这是赵本山的成名之作,从此以后,他成为春晚夜宴必不可少的一道大菜。他的大牌笑星地位也由此奠定,十八年不倒。 1991年《小九老乐》 语录:啥话都跟老婆说,那还叫老爷们吗? 点评:尽管这一年宋丹丹和黄宏、陈佩斯和朱时茂两对搭档的精彩表现盖过了赵本山的风头,但这也是赵本山不断摸索、积累人气的重要时期。 1992年《我想有个家》 语录:像(老太太)有什么呢?说明我长得脱俗超群,充分地证明了那句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嘛。 点评:独特的“赵氏幽默”让这个小品成为当年春晚最热门的节目,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首届 “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小品类一等奖。 1993年《老拜年》 语录:师傅,您从哪来呀?——东土大唐而来! 点评:首秀转手绢的绝活,并与搭档清唱《小拜年》,把二人转搬上春晚的舞台,东北风从此吹遍了全国。 1995年《牛大叔“提干”》 语录: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了胃下垂。 点评:这个小品唤起了观众对农村教学条件的关注,赵本山的小品总是能让人在笑过之后,发现些什么,思考些什么。 1996年《三鞭子》 语录: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 点评:这是惟一一年没有赵本山风格的作品,除了农民的身份没变,其余的连最具标志性的行头都换了。 1997年《红高粱模特队》 语录: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点评:“劳动创造美”这一普遍真理在笑声中传达开来。 1998年《拜年》 语录:我觉得你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 点评:依旧是拜年,这次是给领导送礼。题材旧了点儿,胜在笑料比较新。 1999年《昨天今天明天》 语录: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点评:《实话实说》是当年大红大紫的节目,央视最火的一张脸崔永元加入了“山丹”组合,用节目的形式包装小品,既新颖又有趣。 2000年《钟点工》 语录:小样,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点评:两个人撑起一个小品,而且能让观众掌声笑声不断,在小品史上,只有“山丹”组合能做到。 2001年《卖拐》 语录: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点评:经典的“忽悠”系列开始了。 2002年《卖车》 语录:无情的病魔正在吞噬着你的大脑健康细胞,一个崭新的植物人即将诞生! 点评:赵本山的小品从来都胜在语言,即使没有任何舞台布景,仅一个轮椅,一副拐杖,加三张嘴就能笑翻观众。 2003年《心病》 语录:你一定患有更年期综合紊乱症,来张开嘴让我看看轮胎,我要看看舌苔! 点评:依旧以“忽悠”风格为主的作品。 2004年《送水工》 语录:床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要不及时擦,整不好就得脏。 点评:“赵高范”铁三角组合又有了变化,范伟终于恢复了正常人的状态。小品的主题终究回归感人的亲情,但是挑剔的观众觉得“忽悠”得并不过瘾。 2005年《功夫》 语录:听说他不当厨师,改防忽悠热线了。竟敢扬言再不上当受骗了。残酷的现实已直逼我心理防线了,今年我要不卖他点啥,承诺三年的话题我就没法跟观众兑现了。 点评:“忽悠”系列的收山之作。 2006年《说事儿》 语录:你大妈已经不是你6年前的大妈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点评:6年之后,崔永元从《实话实说》转成主持《小崔说事》,当年的白云和黑土也重新走进了演播厅。矛盾冲突始于物是人非,最后精彩的二人转表演,为这一年的节目作了精彩结尾。 2007年《策划》 语录:一只公鸡,居然要下蛋,不是它的活它要干。大公鸡怎么看?鸭子怎么看?大鹅怎么看?跟它好过的小母鸡怎么看?整个文艺界该怎么看? 点评:这一年的题材有反讽现实的意味,以“公鸡下蛋”为由头,将博客、假广告、耍大牌、狗仔队、炒作等热门话题在笑声中揭开。 2008年《火炬手》 语录:感谢CCTV,感谢……所有TV。 点评:以奥运为主题,很讨巧,赵老师,真是太有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