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话祭祖
清明节临近,“扫墓大军”蓄势待发。除了扫墓、祭祖,还可怎么过?不妨学学古人,过个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节。 我国古人曾将一年分为30个节气,清明名列其中。后来,农历时令演变为24节气,清明节仍在其中,并收编了前后4个时令节日:春季社日、寒食,二月花朝和三月上已。慢慢地,清明蕴意变得丰富隽永,包含祭祖、敬神、赏花、合诗等等。 经至唐朝,清明被“编入利典,永为常式”,全国放假数天。清明时分,古人要过一个明净清爽的节日,除祭墓外,还斗鸡、踏清、蹴鞠、放风筝、洒扫清洗、戴柳赏花……”。 现代人过清明,怎一个累字了得!近年来,清明节前后数天,扫墓路上和公墓门前,堪称清明“拥堵之最”。为此,市民不得不凌晨起床,赶车扫墓,还得在路上堵上一时半会儿,各路交警排堵保畅,往往被累得气喘吁吁,消防、民政、交通运输等相关单位严阵以待,忙得团团转。 有关人士称:“清明不仅仅是扫墓礼节,其精华在祭祖、尽孝与和谐”。忙忙乱乱过清明节有失清明本义。今年清明节是首个法定假日,加上周末有三天假期,市民不妨尝试错时扫墓,俗话说“前三天不为早,后三天不为迟”,避免一窝蜂涌进墓园;或踏青赏花,聊寄怀念之情;或发短信至网上“空中陵园”,换个方式祭祖。 各级群团组织也可组织一些放风筝或荡秋千擂台赛,举办一些民间文艺活动,也可考虑举办清明节晚会,创建一个民间民俗文化新品牌。 徐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