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乡规划再上新台阶
2007年,市规划系统的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擦亮“两张名片”、建设“四个随州”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科学引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规划编制硕果累累。及时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望城岗工业片区规划、随州电子工业园规划、财富·楚风工业园规划,编制完成了老城区部分路段(地区)改造规划,组织编制了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中华文明园等重大项目规划,参与了擂鼓墩保护区规划,去年共完成各类规划编制项目140余个。 二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提出规划设计条件40项,中心城区国有土地出让成交价12.82亿元,土地出让收益达6.9亿元。 三是“阳光规划”、“效率规划”全面推进。认真落实规划报建咨询制、专家评审技术把关制、批前批后公示制、“直通车”服务制等一系列规划审批管理和报建服务制度,提高了规划审批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四是规划严管成绩突出。顶着巨大压力,“疏”、“堵”结合,积极破解私房建设难题,切实有效地规范了私房建设;严禁老城区见缝插针,优化了老城区环境;加强监管,严厉查处了违法建设。 五是规划形象进一步提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规划宣传,全社会的城市规划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办事、按规划进行建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市规划局荣获了“2006-2007年度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007年开展的“四建六创”活动被评为全市“抓带促”活动“创新项目奖”,经验在全市交流;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分别被辖区评为优胜单位、先进单位;市规划院晋级为“市级文明单位”;周均清同志被评为“2007年市责任目标考核先进个人”。对去年的规划工作,市委、市政府是肯定的,社会各界是认可的,广大市民是满意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如政风行风有待进一步改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规划管控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规划编制滞后,特别是控规覆盖率低、专项规划需新编或修订的问题,规划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问题,规划管理与规划执法协调衔接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去积极思考,认真研究解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四个随州”建设的突破之年,规划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困难更多,压力更大。希望规划系统的干部职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盯紧目标,创新思路,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良好的规划意识 规划是龙头,城市建设是规划、建设与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规划是生产力,抓规划就是抓经济建设;一个规划搞不好再回过头来,不仅仅是影响破坏生产力,它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搞规划,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良好的规划意识。 一是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确保规划的先进性、前瞻性、长远性。规划部门作为城乡规划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本着对城乡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慎之又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城乡规划的每一个事项,避免出现只顾眼前、急功近利、随意迁就的倾向和规划滞后于发展的弊病,为城乡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切实做到每项规划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留遗憾。 二是要牢固树立公共政策意识。城乡规划是确定城乡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公共政策,工作重心要进一步从确定开发项目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转变,从确定城市(镇)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控制城乡的合理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变,确保公共空间、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和宜人环境等,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和稳定。 三是要牢固树立特色意识。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富于随州特色的城市特点,加强对城市特色的把握、继承、培养和塑造,加强城市色彩、构架、建筑、历史文化、山水资源、风土人情等研究,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不贪不求洋,不照抄照搬,力戒千城一面。 四是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概念规划、详细规划,直至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把关,都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意识要体现到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上,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用心把握,精雕细琢,力求更好,不留败笔,不留遗憾。 五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生态化、人文化、个性化,着力创造城乡宜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认真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 突破性提高城乡规划覆盖率 《城乡规划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规划法》与《城市规划法》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打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要求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统筹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现阶段,我市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特别是在镇(乡)、村规划上更加突出。在当前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继续把城乡规划编制作为规划工作的重点来抓。 一是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 《城乡规划法》。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城乡规划法》家喻户晓,提高全社会城乡规划法制意识,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与《城乡规划法》相适应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实施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修改完善原有制度、规章,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管理规定。要抓紧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使其更好地指导城乡建设与发展。 二是要突破性地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作,力争规划纲要早日通过专家评审,争取省政府早日批复实施。突破性开展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全力推进中心城市、中心镇、口子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详规或城市设计,增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控制和指导。高标准推进乡镇村规划编制,引导小城镇由“线型”开发向创建精品街区转变,繁荣乡镇市场,集聚乡镇人气,不断增强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快示范村、重点村建设规划编制,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 三是要继续强化规划严管。“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再好的规划,如果不能严格实施,只能是“图上画画,墙上挂挂”,最终是一句空话。近两年,市政府加大规划投入,规划编制进程明显加快。对此,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完善规划公示制度,进一步推进“阳光规划”。执行规划,必须让单位和市民了解规划、知晓规划。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进行公示,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重要建筑工程也要进行公示,保证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只有这样,群众才能理解规划、自觉服从规划、积极支持规划。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持规划的“刚性”,减少自由裁量权,消除不作为、乱作为的弊端,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要始终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整治态势。坚持“逢违必拆”,坚决拆除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违章建筑。要加强重点地段、重点地区的监控和巡查,及早发现违章苗头,把违章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不断强化规划在经营城市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已建立土地统一储备制度,高度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级市场,对城镇新区建设用地和新建干道两侧土地要先规划后建设,先提升环境水平后出让,出让土地时要根据城乡规划、市场供求关系有序投放,促进土地升值,提高土地收益。城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开发利用城镇无形资产,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建设,走以城建设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 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抓好规划工作,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作风。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规划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要求,班子要带头讲政治、讲团结、讲责任,班子成员要同心同德,相互支持,共促工作新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战斗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要以提高规划服务效率为中心,坚持和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重点项目“直通车”制、限时办结制、上门服务制等,积极改进规划服务方式,提高规划行政效能。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和行风建设。要以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责任目标和岗位责任制为主线,认真落实规划行政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机关和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在全系统形成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进一步做好部门配合与合作。规划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投资、土地管理、交通、旅游等工作关联度很高,规划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相关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与执法体系,加强与城管执法部门的合作,不断规范规划审批执法管理行为,切实履行部门职责。 市委、市政府对城乡规划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城乡规划寄予了厚望。全市规划系统一定要抢抓机遇,顽强拼搏,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市政府坚信,只要全市规划系统干部职工把握大局、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委副书记冯仲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