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门如何回应人们群众的新期待
胡锦涛总书记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政法机关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公安部长孟建柱也多次要求:“公安机关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如何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真正做到爱民、亲民、惠民,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三个立足”,把握“三大要素”。 一、立足于创平安,把握公共安全要素,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增强公共安全感的新需求。一是以政治平安为重点,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逐步形成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新机制。要深入研究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破坏活动策略手段的新变化,依法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敌对势力、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和反动宣传煽动活动。要狠抓公安信访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及时处理信访问题,第一时间疏导和化解上访群众的矛盾。二是以社会平安为重点,坚定不移打击违法犯罪。要牢牢抓住命案侦破不放松,全力开展命案攻坚,努力实现现行命案全破。要牢牢抓住打黑除恶不放松,坚决连根铲除为非作歹、欺行霸市、欺压百姓、祸害一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决不能使其坐大成势。要牢牢抓住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性案件不放松,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要牢牢抓住治安整治不放松,竭力消除治安隐患。要牢牢抓住治安防范不放松,通过夯实人防、推进物防、强化技防等措施,全力压建刑事治安发案。三是以经济平安为重点,坚定不移促进企业发展。要开通“绿色通道”。对辖区重点骨干企业、规模较大民营企业、外来投资企业等,民警每月至少走访2次,及时通报治安形势、特点和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治安防范问题和要求,做到企业需要,随叫随到。要做到“四不放过”。不放过侵害企业家人身权利的犯罪分子,不放过敲诈、侵占企业财物的恶势力团伙,不放过强搬强运强卸、恶意干扰项目施工的地痞村霸,不放过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收保护费的黑恶势力,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运行环境。 二、立足于勤服务,把握好亲民要素,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最大限度地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民本思想要入脑入心。首先,要认清和摆正警民间的关系。时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真正摆正警与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加深警民之间血肉联系这种特殊依存关系的理解。其次,要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理念深深根植于民警头脑之中。让民警时刻服务人民,保护人民,真正做到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二是顺民行动要不折不扣。一方面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要把群众最关心、最担心、最难办的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在便民、利民具体内容上、措施上抓落实、求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实现顺民行动与群众意愿的同步、合拍。另一方面要在作风上做文章。要变过去对群众的“牧民管理”为“亲民服务”,分内的事要不折不扣、千方百计努力完成;分外的事也不能简单粗暴拒绝,而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的确解决不了的,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三是利民措施要实实在在。要从提高办证办事效率、推进命案侦破、深化户籍改革、解决上访问题、强化治安整治、提高群众安全感等每一处便民、利民的细微环节做起,进一步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让人民群众更多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立足于求公正,把握好法制要素,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新期盼。一是要在执法理念上求新。群众看公安,主要看执法;群众评公安,关键评执法。当前公安机关执法必须牢固树立“三民”新理念。即:亲民执法理念。在执法活动中,不仅要把自己当作“警”,更要把自己当作“民”,对人民群众热情一些、亲和一些、友善一些,不仅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不受伤害,也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精神、心灵不受到伤害。对人民警察而言,信民就是取信于民,不仅是亲民、护民的策略问题,更是执法为民的战略问题。二是要在执法监督上求严。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国家权力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对公安执法工作的监督,把执法活动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评判执法质量优劣、执法水平高低的尺子交给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各项制度,严肃监督纪律,把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要在执法水平上求高。要树立“学习为本”理念,让民警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注重教育培训实效,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拘形式,只求实效。要找准教育培训载体,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为载体,提高民警的警务技能;以组织民警轮流,参加法院庭审旁听活动为载体,换位思考,提高办案水平。同时,要积极开展执法资格考试,以考促学,使队伍的整体执法素质和水平有大的提高,真正解决好从警和服务的本领问题。 (作者系随州市公安局曾都分局局长) □ 刘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