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订单看机遇
“1月份完成出口600万美元,按订单一季度可创汇3000万美元,完成去年创汇总量。今年计划出口6000万美元。”2月12日,湖北耀星公司总经理张传栋说。 2月上中旬,记者调查发现,在金融危机后,我市企业开春拿到的订单量令人振奋:力丰、冰姿、联力等纺织服装企业,全年订单已饱和;双龙、江南、楚胜、程力等数十几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订单比去年下半年大幅增长;全力、楚威、同星等企业订单已经排产到5月份。透过红火的订单,我们看到了随州工业发展的前景。 联手“巨头”订单充足 华威公司与中国重汽集团重组,有效整合了双方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发展后劲增强,该公司订单已排产到5月份,今年计划生产改装车1万台。 日资企业景康(随州)时装公司,牵手日本东京服装公司、瑞典H&M公司等国际巨头,全年订单已“爆满”。2月9日,该公司董事长、日本客商相山滕说,金融危机使消费下降,但景康自产自销,价格品质优势显著。 随州汽车企业如齐星牵手徐州重工、重庆红岩等企业,双龙牵手中国石化,电子企业随州创力科联手深圳电子,深圳联兴威投产随州方正能源锂离子,实现了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共享,订单充足,在金融危机中逆风飞扬。 我市汽车、电子、食品、风机等行业200多家企业,与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合资合作,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提前沐浴发展春风。 享受政策 健康发展 今年中央投资重点为 “三农”、基础设施等,给我市专汽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17家专汽企业接到的工程建设型、节能环保型专用车订单,占50%以上。如双龙公司机场加油车,合力、江南、程力等企业的清扫去污压缩车,华威、楚胜的大型运载车,金力的低速货车。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驾驶室、车轮、铸件、车桥等,全都满负荷生产。排名全国专业驾驶室生产企业第一的齐星公司,重型车和工程车驾驶室十分走俏,今年计划产销3.5万台。 国家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给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饱满。随州车轮厂、福莱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订单已排满全年。 我市纺织企业在危机中也得到了较大利好。从本月起国家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景康、力丰、冰姿、联力等十几家企业产品直接或间接出口,订单应接不暇。冰姿、力丰总经理分别说:将大量吸纳沿海裁员归来的熟练工,扩大生产规模,减少订单压力。 规避风险 调整结构 调查发现,我市企业应对危机有一个共同策略,就是结构调整,危中求机,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 湖北合力公司总经理肖志强说,目前企业减少油罐车等低端产品生产,加大投入研发道路检测车等高新技术产品。 三友公司总经理刘银水说:“今年确保出口6000万美元,其中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增至80%,缓解欧美市场萎缩的压力。” 市经委主任邹新国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大科技研发,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软实力更加增强;市商务局局长周峰认为,我市具有自主品牌企业,利用“危机”,加快出口升级转型,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加提高。 据预计,今年1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22亿元,同比增加27%,全年工业总产值340亿元、工业增加值102亿元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本报记者 许享红 见习记者 徐王俊 迎战危机图发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