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村里村外农民工
——从光化村看返乡农民工的选择
  编者按:春耕备耕时节,随州大地春潮涌动。本报自即日起推出《村里村外观春潮》系列报道。报道我市农业、农村、农民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谋划发展,促进增收,构建和谐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行动。
    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光化村共3162人,常年在外打工近2000人。光化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观平说,目前全村还有近600人未外出打工。金融危机下,光化村返乡农民工有怎样的梦想、希望?2月中旬以来,记者两次走进光化村。
  “我还是要走出去”
    见到魏珊珊时,她正在村公路上闲逛。
    “在家太无聊了,每天吃饭,睡觉,做家务。”22岁的魏珊珊说,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她原在东莞一家毛织厂打工。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0月份返乡。在家乡找工作,毛织厂、导购、营销......她都找过,“每个月底薪600元加提成,不包吃不包住,待遇与东莞相比太低了。”新年过后,她打电话到原厂询问情况。厂里放下话:订单不饱和,来了继续轮岗。
    “我还是要走出去!”魏珊珊坚定地说。2月13日,她前去东莞。16日,魏珊珊给记者发来短信称,还在找工作。据介绍,光化村在外打工的1400多名农民工,大多在原厂,仍有100多人还在找工作。
    光化村八组的方琴去年从东莞返乡后,15日前去浙江金华一家酒店当服务员。底薪800元,再加一点补贴等,月薪不超过1500元。
  家门口打工守护亲情
    设在村里的力丰针织有限公司光化缝盘部,20岁的孙林与妹妹在里面紧张地工作着。
    年前,姐妹俩同在东莞一家针织厂打工,月薪共4000多元。金融危机后,厂里订单越来越少,她俩辞职回家了。
    新年一过,光化缝盘部贴出招工启事,计件月薪14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姐妹俩一起报名,一起接到录用通知。
    “工资虽然与沿海相比有点低,但是家门口就业,父母也放心,何况父母年龄大了,在家门口就业也可以照顾他们。”孙林说。
    据了解,目前光化村有两家针织厂,吸引本村返乡农民工50多人。
  承包鱼塘学养鱼
    身着潜水衣,头发凌乱,脸上有些污泥。见到李观强时,他正在村东头承包的鱼塘中抽水。
    去年5月,在上海美天摩托车厂做电焊工的李观强便回乡了。“国外的订单几乎没有了,有时工资都发不出来。”他说,返乡后到两家专汽厂做过焊工,但工资太低,他辞职回家了。
    恰好,村里2块总占地22亩的鱼塘要转包。去年11月份,李观强拿出9万元积蓄承包下来,举家搬到鱼塘边,潜心学养鱼。“从承包,到买鱼,到目前已经投资了11万多元了。”“还欠别人的3万多元哩。”李观强妻子一旁插话。
    15日一大早,李观强发现鱼“冒头”了。请教专家才知,池塘太小,水太肥,便赶忙抽水到塘中,并用增氧机增氧。
    “村里想搞养殖的人很多,但是怕搞不好,大都还处于观望中。”李观强说。在鱼塘边,有一个新修的猪圈。他说,天晴后便准备买两头小猪养,猪粪也可以喂鱼,搞循环养殖。见习记者 林永俊 通讯员 杨璇 向以涛
  村里村外观春潮1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村里村外农民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