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新画卷
——曾都区南郊办事处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小康 任萍 陈炯 公路蜿蜒似带,林荫翠掩新楼,黄昏场舞乐奏。深秋时节,记者沿炎帝大道一路南下,美丽新画卷缓缓舒展。 曾都区南郊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仅是村貌的巨变,还有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走进白云社区,一组居民刘华付对此感受颇深。他家住在新建的文体广场附近,原有三口荒堰,长满杂草,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气温高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开窗户,气味儿太难闻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里的环境乱象逐步得到改善,填埋荒堰、平整路基、硬化路面、安装路灯......“每天一到傍晚6:30左右,附近的居民都不约而同地来这个广场,唱歌、跳舞、健身、打球......热闹得很!”刘华付说,自从文体广场建起来后,居住环境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感同身受的还有红山头村民徐光军。“住在垃圾堆旁”曾是他家的真实写照。由于之前环保设施不健全,他家门前的洼地变成了附近村民的垃圾池。“村里将垃圾池清运后,又将其挖深拓宽,硬化池底,注入清水,现在环境变好了,村民都不往里面扔垃圾了,以前的垃圾池也随之画上句号,变成一泓清水的池塘。”徐光军说,村里还将他家门前的稻场改造成文体广场,供村民娱乐休闲……附近170户600余人在这里其乐融融。 在南郊,其它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同步推进。目前,长岭岗村的文体广场路面完成硬化,体育器材等设施将在年底安装到位;毛家棚村停车场和文化广场均按计划完成,已投入使用;茶庵社区新建花坛14个,配齐花草苗木,沿线绿化工作也在紧张推进中;和平村一组通湾公路路基已完成,天然气和安全饮水管网已铺好;随洪路(安居交界处至青年西路交汇处)新建花坛15个,栽种花草苗木、铺设彩砖路200余米…… “为推进美丽新南郊建设,我们以‘环境治理、民房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4个方面为抓手,组织辖区2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随县三里岗镇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等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对照标杆,根据南郊实际制定打造邓家老湾村九组、红山头村二组和随洪路(安居交界处至青年西路交汇处)、茶庵、和平段‘两点一线’试点工程,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办事处负责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