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公务员局局长汤同新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熙发的陪同下调研督查随县人社工作
图片2-随县县委、县政府,市人社局领导调研指导随县人社工作
通讯员 王彬 肖书超
近年来,随县人社局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创新思路谋发展,求真务实抓改革,取得了就业富民、人才强县、社保惠民、维权安民等人社事业新成就,让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实施四大工程 认真履职尽责
实施充分就业的幸福工程,筑牢“民生之本”。依托随县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定点培训机构,创新开展“就业+创业”的双向培训模式,面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创业担保金的作用,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广大劳动者对国家优惠政策的获得感,帮助城乡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创业。2017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46人,开展创业培训1308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12万元,就业局势稳中向好。认真开展“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援助力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实施覆盖城乡的保障工程,夯实“民生之基”。全面实施社会保险法,积极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先后整合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机制,启动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顺畅衔接,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全县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70余万人,五项社会保险费今年征收1.9亿元以上,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50余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工程,汇聚“民生之智”。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取消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资格认证和许可的有关规定,降低就业创业门槛,释放人才红利。积极探索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新兴经济领域里人才的职称评定问题,拓宽评价人员范围。大力实施人才引进鹊桥工程,通过聘请高校院所教授担任该县重点产业发展首席技术顾问、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实践基地、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方式柔性引才,解决人才的紧缺问题。创新实施随县工匠培养计划,多行业多层面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表彰了一大批技术能手,在2017年随州市技能大赛中,随县2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县人社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实施维权提质的民心工程,增强“民生之实”。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工作重点,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着力推进劳动合同备案制度、督促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扎实开展违法用工专项检查活动和劳动年检工作,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深入推进“两网化”建设,全面建立对企业用工情况的动态监控和对违法行为的主动预防。今年共受理举报案件42件,结案41件,为1918人追回被拖欠工资2392万元,对4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违法犯罪案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树立三优目标 打造服务品牌
建设环境优美的窗口平台。按照“窗口规划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的要求,规范设置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名称,柜台统一摆放工作牌、政策解读单、办事指南、办事程序、填写样表、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单、群众满意度评价表等办公指示牌,台面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划一,岗位铭牌及人员公示醒目。大厅醒目位置安装大型的高清LED电子大屏,展播各窗口职能服务信息、政策宣传。大厅实行“开放式”办公,统一设立咨询台和柜台受理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等候休息区3个功能区,为群众营造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办事环境。
树立服务优质的窗口形象。牢固树立为民、务实、高效的服务宗旨,服务群众实行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坚持推行“五心”,收件细心、解答耐心、工作用心、接待真心、用语暖心,把每一名来办事的群众都当作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对待,微笑面对、认真倾听、虚心接受服务对象提出的意见、建议、批评,耐心解答服务对象的疑问,积极主动为服务对象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广泛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标兵”等评比表彰活动,打造“情系民生·温馨服务”的文明满意窗口。
培养作风优良的窗口队伍。强化“亲自、立即、现在、马上”的工作作风,对群众的利益诉求立足于早、着眼于快,事不过夜、紧抓快办,真正达到工作提速、标准提质、服务提效。加强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五个严禁”,即严禁无故迟到、早退和脱岗,严禁工作日随意请假,严禁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看与工作无关的视频、串门闲聊等不在状态行为、严禁无正当理由不执行“住勤”制度、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开展人社干部作风整顿“八问”活动,即问人社干部是否把人社各项惠民政策学习宣传到位、是否把办事群众当做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存在服务群众态度语言生冷硬横现象、是否在为民办事中有吃拿卡要行为、是否在落实政策中有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现象、是否在上班期间有迟到早退脱岗现象、是否在工作中有慵懒散和浮推拖现象、是否存在不依法依规、滥用职权行为,对作风建设中的问题敢于“亮剑”,营造风清气正的人社发展环境。县劳动就业管理局获得“全国人社系统2014—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开展五大行动 加强自身建设
开展“博学人社”行动,建设学习型机关。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学习制度和业余自学活动,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通过开展“人社大讲堂”(讲党课、讲道德、讲法律、讲业务)、“周学一刊、月读一书”、阅读分享会、年轻干部“一月一题文稿练笔”、人社业务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提升干部“会想、会写、会讲、会干”的能力。
开展“满意人社”行动,建设服务型机关。优化服务措施,科学设置窗口单位和科室业务经办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在人社部门得到满意答复。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做到按时作息、严格考勤,仪表形象端庄得体、朴实大方,接待服务对象主动热情、文明礼貌、表达清楚,让群众怀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开展“品牌人社”行动,建设创新型机关。勇于直面当前人社事业发展的矛盾和困难,组织机关干部开展“一科一品牌,一人一亮点”活动,机关每个科室每年打造一项品牌工作,每名人社干部创造一个工作亮点,培养了人社干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开展“文化人社”行动,建设文明型机关。利用道德讲堂、主题演讲、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微信微博等平台,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爱国主义、国防知识、诚实守信、先进楷模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组织3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和党员成立多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参加炎帝故里寻根节、炎帝文化庙会、中高考交通安全维护、精准扶贫对象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奉献智慧和爱心,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活跃机关文化生活,局机关党支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利用宣传栏、活动室、网站等文化阵地,组建瑜伽队、舞蹈队、合唱队,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书画、摄影、歌唱、演讲、朗诵和拓展训练、体育比赛、军事训练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展示出团结奋进、活力四射的良好团队风貌。
开展“清廉人社”行动,建设廉洁型机关。坚持从严教育,促进干部清正。采取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在廉政教育基地进行情景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形式,组织人社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培养干部职工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格的纪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促进部门清廉。在执行人社政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公平正义,坚持原则底线、严守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人社环境。县人社局机关被授予2013—201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新一届省级文明单位已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