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222期 >> 第A3版:金融界
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
  

王一彤
  社区银行这一业态几经起伏,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这将社区银行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但近年来,社区支行受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态冲击,出现了“关停潮”,其发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引发了不少人对于社区银行“水土不服”的质疑。
  过去,各银行机构设立了社区支行,但与其他银行网点相比,这批支行并无特殊之处,未能提供差异化服务,在价格、政策上也没有特别优势,似乎只是从位置上将实体银行网点延伸到了居民社区中。这种便民的初衷虽好,但并非社区银行长久发展之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功能越来越健全,绝大部分个人业务可以在线上完成办理。因此,提供传统服务的社区支行略显鸡肋,发展受阻。
  事实上,社区银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只要能充分理解社区银行的真实内涵,调整发展思路,社区银行大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不能把社区银行简单地办成开在居民社区里的“支行”,而要把它办成与小微企业休戚与共的银行。专注服务小微企业,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是社区银行的前途所系。
  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需要明确社区银行的差异化市场定位。社区银行从设立之初,就应当从本区域吸纳资金,同时将资金专用于本地域的小微企业。伴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不同业态的蓬勃发展,银行个人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市场较为饱和,大型企业客户也有较为固定的银行服务渠道,社区银行没有必要加入到这些领域的市场竞争中,而应当走专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道路。明确了这样的差异化市场定位,各家银行应简化社区银行的组织结构,缩减中间的管理层数,提高扁平化程度,赋予社区银行管理层更大的自主权,以提高服务小微企业金融的效率。同时,应当设计专属社区银行的信贷制度、激励考核机制和金融产品,配合社区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业”。例如,在小微企业的认定上,社区银行应着眼“更小”,将本区域内那些家庭作坊式的业态纳入到小微金融服务的范畴,实现广覆盖。相应地,社区银行在设计贷前调查、授信审批制度时,应更个性化,更贴近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健全、缺乏抵押物、御险能力较弱的实际。社区银行的激励考核机制,可以向小微金融服务倾斜。
  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需要监管与财政协助。监管层可以适当调整对社区银行的监管要求,以更大程度实践“尽职免责”“无还本续贷”等政策,赋予社区银行更大的利率定价空间。财政可以与社区银行形成更深、更创新的合作。
  总之,发展社区银行,是市场化支持小微企业的有效举措之一。小微企业具有生命力,社区银行才有发展前途。因此,应当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推动形成金融与小微企业的良性循环。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构建社区银行与小微企业“生态共同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金融界】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