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基层监督焕发新活力
——随州市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纪实

  图片2-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郑军调研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图片3-全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现场
  图片4-随县安居镇安居居委会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党纪法规
  图片5-广水应山街道纪工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履职手册》

         随州日报通讯员 黄刚桥 黄磊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现实需要。今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以抓基层、强基本、夯基础、固根基为总体要求,以“七个规范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两降一升”为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基层监督水平实现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高

          起点谋划 打开基层监督新局面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改革。在规范化建设前,我市基层监督工作面临尴尬局面:大部分村(社区)纪检委员存在职责认识不清不会监督、兼职多责无力监督、碍于情面不愿监督等问题矛盾,长此以来纪检委员便成了群众眼中的“稻草人”。
  杨华是曾都区何店镇花塆村的一名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前她对村级监督的困境深有感触:“从村里以往纪检监督的实践来看,面临‘上级监督太远、外部监督太软、同级监督太难’的窘况。”规范化建设后,杨华感慨万千:“市纪委监委推出‘七个规范化’,让我们明白了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该干什么、怎么去干等现实问题。”
  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七个规范化”是如何形成的?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力量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开创出新局面?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一组数据说起。2018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接收检举的1597件控告类信访件中,涉及村(社区)干部663件,占44.9%,同比增长93.6%,折射出基层微腐败呈现上升趋势,群众“痛感”强烈,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仍有短板。
  这组数据同样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市委书记陈瑞峰专题调研规范化建设工作。同时,市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市纪委印发了《随州市纪委监委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抓重点、促全面,抓规范、建体系,重实际、求实效的工作要求,一场轰轰烈烈的“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攻坚战在随州大地打响了。
  为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起步,市纪委监委以“七个明确”为依托,筑立起规范化建设的“四梁八柱”。明确工作目标为“两降一升”,即基层涉纪信访量大幅下降、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率大幅下降、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明确总体要求为“四基工程”,即抓基层、强基本、夯基础、固根基。明确主要内容为“七个规范化”,即组织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履职、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监督管理规范化。明确组织建设、能力建设、阵地建设、业务流程建设等十项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明确突破方向为“三级梯级”发力。即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重在真履职,镇级纪委、派出乡镇监察室重在强规范,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重在高质量。明确方法路径为抓县、促镇、带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明确责任体系为“四级联动”,通过“七个明确”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全面过硬。

          高标准推进 激发基层监督新活力
  “来到这样威严的谈话室,能让人自觉对所犯错误感到内心有愧,从而对自己有更深的反省。”吴店镇农村福利院副院长周某某如是说。
  前段时间,周某某被“请”进镇纪委谈话室,就群众举报反映的相关问题向组织说明。半小时后,周某某主动坦白他违规收取广水市铁路医院返还好处费3000元,安排患病五保老人到该院就医,造成该院违规套取国家医保资金的违纪事实。
  在该镇纪委谈话室内见到,墙体、门窗、电路进行了软包防护处理,谈话桌椅、应急电源、消防器材和电子化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控系统等设备一应俱全。
  镇级纪委谈话室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只是我市推进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推进“七个规范化”建设上,市纪委监委成立了规范化建设工作专班,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通过深入密集的动员、宣传、培训等活动,不断冲破大家思想上的“无形围墙”,突破依照惯例工作的定势思维,使规范化理念深入人心,最终形成了具有随州特色的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体系。
  织密“监督网”,推进组织体系规范化。今年我市新设县级纪委监委派出机构21个,向48个乡镇派出监察室,1001名村(社区)纪检委员与监察信息员“两员合一”。建立村级纪检委员联系协作区,实行镇村联动,每个乡镇分为4-6个监督区,分别由1名乡镇纪委委员联系协调,构建了全覆盖、立体化的监督网络。广水市应山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总结提炼出“四亮四创一确保”工作经验,并在城区16个村(社区)推行纪检委员就近交叉、异地履职(异地任职),有效破解了“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熟人监督太难”问题。
  激活“一池水”,推进队伍建设规范化。按照“三好一限制”的标准选聘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村(社区)集体经济负责人、会计、财经委员等原则上不得选聘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镇(办事处)纪检监察干部落实“三转”聚焦主责主业专职化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专司其职,不分管或参与所在镇(办事处)其他业务工作,并定期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专职化管理情况进行摸底清理;采取公开考试招录一批、组织推荐选调一批、改革划转接收一批、人岗相适调整一批等方式,新增县、镇纪检监察干部64名,调整村级纪检委员194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练好“真功夫”,推进教育培训规范化。立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全域强化、全面提升,学、讲、练、考“一体”推进,明确凡训必考、凡晋必考“两考”规定,固化以上带下、以老带新、以学带做“三带”做法,创新提级轮训、分级培训、视频培训、岗位实训“四训”模式,形成“一二三四”培训体系,先后培训1001名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和131名镇(办事处)纪检监察干部。
  立足“高质量”,推进工作履职规范化。市纪委监委从“明职责、建规章、强管控”入手,明确乡镇纪委6项职责清单、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5项职责清单,创新开发“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月报系统”;着力完善一规程一意见一手册的“三个一”工作规范,即:《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发挥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作用的意见》《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履职手册》);探索建立覆盖信访受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调查、移送审理、处分执行、教育回访等各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如今,《履职手册》已成为纪检委员履职的“参考书”和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指导书”。
  着眼“高效率”,推进运行机制规范化。大力推行“三为主”向村(社区)延伸,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提名选聘、日常工作指导、履职评价以乡镇纪委和派出乡镇监察室为主,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由谁来任、谁来管、谁来考”等问题,让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有“底气”。对此,随县厉山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李道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村级纪检委员由村党支部提名,村支书在纪检委员的使用上话语权很大,导致纪检委员心存顾虑,不敢大胆开展同级监督。现在村纪检委员由我们镇纪委来提名、监察信息员也由派出镇监察室选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激活了‘神经末梢’。”
  打牢“硬支撑”,推进工作保障规范化。确定工资保障,我市在全省率先按每月100-150元标准确定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岗位津贴;夯实阵地保障,乡镇纪委按照“八有”标准,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实现“六有”,建成标准化谈话室59个,彻底改变了办案一张嘴、一支笔、一个包的状况;夯实信息保障,建立“三库五台账”,即:乡镇建立74037名监督对象库、10675名监察对象库和9099名非领导干部监察对象廉情档案库;村(社区)建立工作履职、监督检查、信息报送、谈话提醒、涉纪问题线索台账,实行动态监管,并建立监察对象廉情档案,创建廉情档案“编号识别管理法”及管理系统,让监督管理更高效。
  严防“灯下黑”,推进监督管理规范化。通过开展履职尽责督查、案件质量评查、干部作风巡查、报告事项抽查、执纪执法检查、问题线索严查等“六查”工作制度,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和干部作风进行提级监督管理,实行快查快处、严查严处,全面防止“灯下黑”现象。

          高质量落地 彰显基层监督新变化
  开展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来,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实现从角色缺位向主动履职转变、从有名无实向名副其实转变,广大群众和村干部对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的态度从可有可无向依靠信赖转变。
  日前,广水市吴店镇东河村的300亩油茶基地顺利开挖,资金来源于原村活动室拍卖的10.2万元。
  今年6月,东河村准备拍卖闲置的村活动室,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义和村“两委”依据当地房价确定起拍价为8万元。纪检委员张仁祥监督时发现未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当即叫停。经专业机构评估后,起拍价提升至9.63万元。拍卖会上,该活动室拍出10.2万元,比起初估价高出2.2万元。李明义深有感触地说:“要不是张委员的提醒,我不仅违纪犯错,还造成集体资产贬值。”
  和张仁祥一样,我市还有许多基层纪检委员按照《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履职手册》,瞪大眼睛,像“探头”一样,注视着村两委会的一举一动,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道防线。今年8月,曾都区府河镇神农寨村收到4000元抗旱救灾款。村党支部书记余启明和同事怕麻烦,准备直接拟定名单来分配。村纪检委员王晓丹了解后,当即提出要通过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来决议。最终确定的18名救助对象,群众们心服口服。该村村民张平说:“自从村里有了纪检委员后,村里的事情越办越敞亮!”
  从“不管事”到“敢管事”再到“能管事”,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已成为基层监督的重要力量。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区)纪检委员参与“三重一大”事项监督5200余次,纠正苗头性问题930多个。从全市情况来看,今年前11个月,全市接收基层党员干部信访举报441件,与去年同比下降32.4%。
  大抓基层、大抓基础,随州再出发。2019年10月,随州市纪委监委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单位奖,这是对市纪委监委近年来聚焦基层强规范、守正创新抓改革的充分肯定,荣誉值得倍加珍惜,更激励着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站在新高点续写新荣光。
  改革创新没有休止符,提质增效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在细化、完善、丰富、调整、拓展上下功夫,为全省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贡献随州智慧、随州力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基层监督焕发新活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