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20日
家乡的红枣树
  ●黄远君
  今年春节居家抗击疫情,正当人焦躁不安、孤寂不已之时,一位老乡通过微信发给我一首《红枣树》歌曲,那“家乡的红枣树,每当我孤独时,就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红枣树,随着那蹉跎的岁月,你是否依然花香如故”令人肠断心伤的歌声,立刻把我带到那四十多年前的儿时记忆里…….
  我的家乡是随北吴山镇唐三公路旁一个叫王家店的村庄,这里以前是一个小集镇,一条狭长的街道在村子的中间呈南北走向鱼贯而过,中间有一条通向西边河流的小巷子成为上下街的分界线,因街道地势北高南低,所以北半部分叫上街,南半部分叫下街。下街的尽头胡三爷家一棵硕大的红枣树,曾是我儿时的一个精神寄托。这棵红枣树至少二三十米高,那遮天蔽日的大树冠少说也有半个篮球场大。
  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看似干枯的枣树枝争先恐后地钻出了嫩嫩的鹅黄色的芽儿,到了四五月份,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慢慢伸展开来,逐渐覆盖了整个枝头。接着小小米黄色的枣花在树叶间竞相开放,远远望去,整个枣树像一把巨型花伞,美丽无比,花香袭人,招引来一群群小蜜蜂飞来飞去。微风吹过,半条街道飘满了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到了盛夏随着枣花的慢慢凋谢,树枝上长出了圆圆的小枣,像挂起了许多绿色的小灯笼。等到“六月六枣子红半头”时,青红相兼的枣子压满了枝头,十分诱人,吃起来又酸又甜、清脆可口。待枣子红得一大半了就开始收获了,叫“下枣子”,用长树干一打,地下掉下一大片,对那些长的太高的枣子,人攀到树杈上,用双手抱住树枝使劲地摇,长得再高的枣子也立马啪啪落地。胡三爷家是一个好善乐施的家庭,每当下枣子时,喊来左邻右舍的乡亲都来帮忙,走时每人分得一兜枣子回家,口说是帮忙,实际上是让大家分享这丰收的果实。所剩部分直接出售给供销社,有时也晒成干红枣出售或自用。
  这棵红枣树不仅给胡三爷家增加了收入,而且联络了左右隔壁的感情,还给邻里乡亲们提供了解热纳凉的理想场所。酷暑难耐的大热天,很多周围的乡亲中午都集中在树下乘凉,好不惬意。更主要的还是它给我们小伙伴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见识。每当暑假,在大人们出工后,上下街的小伙伴们像蝴蝶似的纷纷汇集到枣树下,围拢在胡三爷周围,胡三爷边扎草鞋边讲故事给我们听。他风趣幽默,讲起故事来不仅引古据今,而且抑扬顿挫,时而把小伙伴们引入沉思,时而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讲故事不是简单逗乐,而是寓教于乐,他每每讲到中途,会就前面讲的内容和后面要发生什么事提两个问题让小伙伴们来抢答,谁答对了就奖两个枣子。小伙伴们最爱听胡三爷讲故事,每天早早地去抢占靠近胡三爷的好“位子”,生怕隔远了听不到。
  然而在这棵枣树下也曾经发生过一起令人后怕的事情,至今让人教训深刻,大长见识。有一天上午,几个小伙伴正在枣树下进行扔石头比赛,看谁扔得最远,不料突然公路上开过来一辆解放牌卡车,一个叫三元的小伙伴正好将一个石头扔到卡车挡风玻璃上,将玻璃砸碎。当时他吓得魂不附体,害怕挨打,跑到河边的小拱桥下躲了一天没吃饭,直到晚上大人才找到他,最后他家父母主动赔偿了别人的损失,幸亏那次没伤到人。这件事给小伙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道路安全课,从此以后大家再也不敢做这样的傻事了。
  时间虽然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深受大家喜爱的胡三爷早已谢世,小伙伴们都也年过半百,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土砌瓦盖已变成了红砖楼房,乡亲们的生活已从贫穷饥饿走向富裕小康,但家乡的一草一木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铭记在心的烙印,只是“随着那蹉跎的岁月”再也见不到“依然花香如故”的红枣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