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4月17日
青山埋忠骨 缅怀祭英烈
——赴随县三里岗镇革命烈士陵园采访见闻

  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回龙湾(徐斌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杨文明 通讯员 罗可启


  云掩山峦雨濛濛,清明时节祭英烈。
  40多年前,每年清明节,记者都会随学校组织的祭扫烈士墓活动到佛爷岭祭奠烈士或到新寨战场遗址凭吊先烈,听革命烈士的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一年一年逐渐理解和认识了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坚贞理想和精神追求。
  4月8日,又逢清明时节,记者再次来到随县三里岗镇佛爷岭上的革命烈士陵园,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细细聆听先烈们的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三里岗镇位于随州市西南部,大洪山北麓,是随县、京山、钟祥三县市的结合部。大洪山雄居荆楚腹地,北扼襄随走廊,南瞰江汉平原,自古以来是一个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时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刘店自卫战、江汉军区新寨歼灭战、元宝寨争夺战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里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多次战斗,许多革命先烈英勇牺牲,长眠于此,有姓可考的达29人。
  在三里岗镇,赵基梅、华夫、张指导员、吴江秋、刘天聪五烈士老少皆知,他们的英雄事迹人人熟记于心。
  赵基梅烈士,1909年出生,湖北麻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作战勇敢,屡建战功。1947年8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司令员,率部挺进大别山。12月兼任江汉军区司令员,率部西越平汉铁路向江汉地区展开,所率部队所向披靡,半月歼敌4000人,先后解放桐柏、枣阳、京山、钟祥等9座县城。由于长期战争环境和忘我工作,他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胃病,后又患了重感冒,1947年12月27日在三里岗尚店病逝,时年38岁。
  烈士陵园内华夫烈士,是江苏南京人,1913年出生。生前任江汉行署副主任,江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他谦虚谨慎,英勇顽强,因解放战争时期,物质生活艰苦,医疗条件差,劳累过度,身患疾病,医治无效,于1947年冬病逝于双河周家湾,葬于长岗庹家罗家台村。1968年三里岗区人民政府修建伏岭烈士陵园,将其遗骨迁葬于此。
  烈士陵园有位“刘胡兰式女英雄”吴江秋。吴江秋1925年出生于安陆县,上初中时,吴江秋就参加了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时,上级党组织委派吴江秋到京山县晏店区工作,先后任晏店区委宣传委员、区委副书记等职务。1943年7月17日晚上,正在开会的吴江秋和刘天聪等七人被敌人包围、被捕。吴江秋在关押地三里岗贺家湾经受了一个多月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她始终坚贞不屈,终被敌人杀害。吴江秋烈士牺牲时年仅19岁。
  刘天聪烈士(出生年月不祥)是京山县马河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京山县晏店区委书记。他被捕后关押在回龙湾。敌人对坚贞不屈的刘天聪束手无策,在吴江秋被害的第三天早晨,敌人在三里岗河口店对面的象王山下将刘天聪活埋。
  烈士陵园内还有位不知名的烈士张指导员。姓名及出生年月不详,是新五师一团某连指导员。他英勇杀敌,1947年4月在尚店元宝寨与国民党六纵队作战中不幸牺牲,葬于当时尚店街的凤凰嘴。   1967年4月,三里岗区人民政府将五烈士遗骨安葬于佛爷岭下,修建了伏岭烈士陵园。为便于后人祭扫,2006年,三里岗镇人民政府将伏岭烈士陵园迁至集镇东头的柳树塆四组,更名为三里岗革命烈士陵园。五烈士的骨骸仍安葬在伏岭烈士墓内。两处烈士墓均为三里岗镇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红色记忆烙心中
  大洪山下逶迤群山中,离三里岗镇区10多里的伏岭革命烈士陵园,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硬化的通村公路从陵园旁经过。一处相对平缓的坡地上,1967年4月5日修建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地矗立陵园中央,纪念碑北侧是赵基梅、华夫、张指导员、刘天聪、吴江秋烈士的墓地。每个烈士墓上,插着往年扫墓时群众带来的已褪去色彩的花枝,还有七八枝新插的色彩鲜亮的花枝,说明了烈士们没有被遗忘!
  伏岭村党支部书记晏仁勇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村委会都会组织人力清理烈士陵园杂草树枝,方便群众给烈士扫墓。
  晏仁勇介绍,赵基梅烈士有兄弟三人,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赵基梅有一个儿子赵小平,在贵州省工作,第一次来三里岗祭扫父亲的墓时,专门将墓土带回去一捧。随后,他每隔10年便会来三里岗为父亲扫墓。
  70岁的老党员汪呈祥,是伏岭村原生产队长。他娓娓道来,讲述了烈士陵园修建过程和群众为烈士扫墓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军区司令员赵基梅在三里岗尚店火石冲病逝。解放后,为纪念在三里岗牺牲的革命烈士,1964年,原三里岗区人民政府在佛爷岭修建烈士陵园,将赵基梅的墓迁移到伏岭烈士陵园,随后将分散在镇区内的华夫、张指导员、刘天聪、吴江秋烈士的墓迁移到陵园内,1967年进行过翻修,随后又多次整修过。汪呈祥和附近村民每年都自发地来维护陵园,为烈士扫墓,祭奠逝去的先烈们。“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纪念他们。没有革命烈士,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汪呈祥感慨地说。
  在烈士墓前,记者和随行的镇、村干部一起,向烈士默哀,三鞠躬,愿烈士们安息!
  吉祥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带领记者来到杨家桥附近(原河口村)一处公路旁,寻访烈士刘天聪、吴江秋牺牲地。张国勇指着山边厂房介绍,刘天聪烈士被关押的回龙湾遗迹上已经建起了现代化的香菇生产出口工厂;指着东面象王山不远处一块油菜地介绍,油菜地坡上面就是曾经安葬刘天聪烈士的地方,现在是灌木丛。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刘天聪、吴江秋烈士的关押地和牺牲地。
  原河口村小学校长王学高详细讲解了刘天聪、吴江秋烈士的事迹。王学高的爷爷王焕业和大伯王家兴得知刘天聪被敌人活埋,待敌人走后,两人将刘天聪的遗体刨出来,选了一个地方进行安葬。1967年4月,刘天聪的墓地迁到伏岭革命烈士陵园内。
  关押过吴江秋的贺家湾,现有四五户人家,都是红砖瓦房,只有一间五六个平方米的农家牛栏依然是过去青砖黑瓦的民房,墙壁有些剥落,留下历史的沧桑和时代印记。张国勇、王学高指着这间老屋说,这是贺姓祖居仅保留下来的一处古屋。吴江秋烈士戴着手铐脚镣在这间小屋关押了一个多月。
  村民邹泽元今年70岁,听说了记者的来意,指着不远处山冲田边说,那里曾经有棵大梨树,吴江秋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后就埋在大梨树旁。现在,大梨树虽然不在,但烈士们的故事,却在干部群众间一直传颂着,烈士们的名字,永远烙在菇乡人民心中。
  随行的三里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罗可启曾经遍访过战斗遗址,他整理过详细的烈士材料和战斗故事,参与编辑过三里岗镇地方志和红色记忆校本教材。他有声有色地讲述了江汉军区新寨歼灭战惨烈的战斗情景,令记者仿佛来到激烈的战场,眼前一个个英勇杀敌的身躯,一幕幕冲锋陷阵的场景,令人肃然起敬......
  一处处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每到一处,每听一次,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革命精神代代传
  4月8日上午,当记者来到位于三里岗镇居委会柳树塆山岗上的三里岗革命烈士陵园时,正好碰到税务部门和三里岗中心卫生院党员干部一起祭扫烈士墓,联合开展学党史主题党日活动。他们向革命烈士默哀敬礼,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英雄故事。
  带队的随县均川税务分局局长、党支部书记吴晓东告诉记者:“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激发爱国热情,扛起责任担当。”
  2006年,三里岗镇人民政府将伏岭烈士陵园迁至集镇东头的柳树塆旁,更名为三里岗革命烈士陵园后,镇区干部群众不用再跋山涉水,走10多里山路去祭奠英烈了。每年清明节前后,镇直部门干部职工和附近群众都自觉去为烈士扫墓。
  清明节前学校扫墓时敬献的花圈静静地靠在烈士墓碑前,群众扫墓带来的塑料花枝插在坟头。镇宣传委员许宝明介绍,每年清明节前,三里岗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前来扫墓,祭奠英烈,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校还组织编写《红色记忆——三里岗篇》校本教材,英雄故事、英雄事迹、英雄名字,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革命英雄的红色精神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菇乡人的血液里.....
  特别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后,镇直部门纷纷组织党员、干部在革命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思想洗礼,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