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5月25日
优流程提效率 助推企业减负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程淇 通讯员 余江林
  近年来,广水市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营商环境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不断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市场主体获得感、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探索的“五全”工作法全省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考评获得全省第3名。
  今年以来,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124个(批次),交易额17.26亿元。
  主动对接,推动项目早落地
  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该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牵头部门,采取一系列服务措施,促使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中心摸清项目底数、建立台账,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做好项目招投标前期指导和配合。加强联络、主动上门服务,为项目实施单位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技术指导等服务。针对“十大工程”项目、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政府专项债券申报重点项目、民生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和EPC招标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启动网上项目受理审批,实施容缺受理,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传统,大幅缩短项目手续办理时间。
  近年来,该中心完成广水市二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EPC,广水市农商银行武胜关支行室内外装修及加固改造工程、陈巷镇棚兴村美丽乡村改造工程等一大批容缺受理项目,促进项目早落地。
  大力减负,交易过程“零成本”
  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采购项目全部纳入平台交易,主动为代理机构提供开评标场所,积极引导分散采购项目进入平台交易,实现统一示范文本、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报名地点等“六统一”,有效规范了招标代理机构行为。
  中心对工程交易、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出台网上办理、限时办结、现场引导、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及时调整、简化工作制度,推进交易流程标准化。对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以银行保函替代现金缴纳保证金,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全面实现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对土地出让出台了竞买保证金使用银行保函的实施意见,切实减轻了投标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该中心推行“不见面”开标,省去了往返开标现场的时间、住宿、交通、差旅等投标成本,停收投标保证金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费。工程建设领域执行以保险、保函等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政府采购招标免收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使投标人得到实惠。
  区域协同,异地评标常态化
  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电子评标系统,与省中心电子评标系统对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启用省“云平台”电子交易系统,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室及配套设施,率先对工程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交易。先后启用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网上商城,推进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手段电子化。
  中心在夯实市县一体化和“襄十随神”城市群交易联盟“一盘棋”基础上,持续完善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先后与荆州、荆门、恩施、江陵等市县建立常态化合作开展“云评标”。
  今年以来,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主场27个,客场4个,远程异地评标率达72.9%,先后完成广水市押运基地改扩建加固工程、三里河桥重建工程项目等远程异地评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