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1日
吴超:养好“致富鸭”走出“振兴路”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滕锐
  近日,记者走进广水市武胜关镇陈家湾的田野池塘旁,成群结队的蛋鸭像灰白色的海洋般浮动。在此之前,蛋鸭的规模远没有这样庞大,蛋鸭的生长环境也没有如此洁净。广水市陈家湾马蹄辉家庭农场负责人吴超在接受“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农业知识技能系统学习之后,改进鸭厂的养殖方法,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让一个井然有序、初具规模的蛋鸭养殖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019年,返乡创业青年吴超创办了广水市陈家湾马蹄辉家庭农场,开始种植水稻、养殖蛋鸭。2021年,吴超获得“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机会,获得先进种养技术专家团队的支持与帮助,学到农业现代化种养技术,并将其运用到蛋鸭和水稻的种养中。
  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中,吴超收获颇多,他说:“没有参加学习之前,散养蛋鸭很难做到疫病的防治,导致蛋鸭死亡率比较高。通过系统学习,在疫病的防治方面,每个月定期做消炎、杀菌、除霉毒病毒,包括定期预防,我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农场中,大大降低了死亡率,由最初的每月死亡20到30只,降到现在一个月可能只有1只死亡。在营养的补充方面,定期进行营养补充、应急处理,使得蛋鸭的产蛋率显著提升,持续提升了养殖场收益。”
  据了解,陈家湾马蹄辉家庭农场共有1500亩水稻种植,年产稻谷195万斤左右,产生效益250多万元。蛋鸭养殖,年出栏20000只左右,年产鸭蛋450万枚,平均年收入在380多万元。
  随着吴超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他发现散养蛋鸭不如笼养蛋鸭优势明显。“笼养蛋鸭,主要是便于粪污的集中处理,减少了对整个环境的污染,笼养蛋鸭产蛋率比散养的稳定性更好、持续性更强。“吴超说。
  借助农学院的学习平台,吴超接触到中国农科院的秦璐博士、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的专家团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积极探索单棚笼养的新模式,推行“单棚笼养一万只,饲喂、饮水、清粪、集蛋、环控五自动”的“115”模式,实施“单元化八统一”管理。目前,他的农场已签约代养蛋鸭20万羽,成为神丹食品、楚大鸭业、九珠禽蛋的鲜蛋主要供应商,2023年共签订单2140吨。
  现在,吴超农场后的厂房已在如火如荼建设,预计7月投入使用,今年年底可以实现蛋品深加工、肉鸭的肢解、粪便的有机肥制作等,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并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目前,他的家庭农场有固定工人30人,大部分是低保、孤寡老人、无法外出务工的伤残人士、退伍回乡创业人员,年付薪资100多万元。
  吴超利用所学知识,立足蛋鸭养殖,创新开展“科技笼养”,让水禽养殖“水养变旱养、散养变笼养”,推进了传统散养向高效生态的规模化养殖转型升级,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