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0日
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顾巍
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随县澴潭镇中心学校教师孔海艳来说,教育的真谛就蕴含在每一件“小事”中。
从教26年来,她秉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理念,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让美好教育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基。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这是孔海艳经常说给学生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26年的教学生涯,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她的教师之路平凡而充实。
精研教学细节
让枯燥的课文“活”起来
文言文晦涩难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吃力。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孔海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从课本的戏剧单元教学中得到启示:将文言文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细节抓起,通过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孔海艳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以情景剧的形式朗读课本,把枯燥的文字变换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沉醉于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春风化雨般提升了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枯燥的古文不再“面目可憎”。
“语文教学常教常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钻研业务,结合学生实际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因材施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海艳说。
在教授《变色龙》《智取生辰纲》等长篇小说时,孔海艳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在教授《马说》一课时,面对“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辩论情境,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这些课堂情境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中考改革后,新增了小作文诗歌写作内容。孔海艳结合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教学,精心设计课件,和学生一起读诗、赏诗、写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创作诗歌的热情。
老师“看见”学生
学生才能“看见”未来
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孔海艳认为,只有老师“看见”学生,学生才能“看见”未来。从教26年来,她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班上曾有一个名叫姜文(化名)的学生,因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
孔海艳对这名学生早有耳闻。进入九年级后,作为班主任的她多次找这名学生谈心,使其心态渐渐平静下来,随后抓住其酷爱体育的闪光点,搭建舞台让他表现。后来,姜文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了多项好成绩,班级专门为他颁发了“体育之星”的大红荣誉证书。自此以后,这名学生的不良表现次数明显少了,还经常自愿参与打扫教室卫生。
在学校运动会上,姜文自掏腰包从学校供水处为班上同学买了两桶水,请老师和同学们喝水,并且自豪地告诉老师:一个放假的周六晚上,他随村里大人捡蜈蚣卖了200多块钱。
孔海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她在班会上请姜文分享捡蜈蚣挣钱的故事,同学们听后哗然,不禁啧啧称赞,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班会上的分享,再一次让姜文感受到自己被认同,更努力改掉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也开始端正起来。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状况,采用恰当的方法加以积极引导。”孔海艳说。
教育,是一场
双向奔赴的美好相遇
孔海艳热爱学生,她说学生是单纯善良的,和孩子交往,感觉自己也童心未泯,每天是快乐的。
2018年中考前,孔海艳做了一个小手术,临时请了10天假。第二天,班上的学生没有看到她来上课,纷纷给她打电话。“老师,你要不要紧啊?”“老师,生病了怎么都不告诉我们一声?”电话那头,一句句稚嫩的话语里尽是担忧。
“最好的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相遇。”孔海艳说,“当教育赋予了真情,就会诠释出温暖的力量。很多时候,一次坦诚的沟通,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
一次,孔海艳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布置的作业一个字也没有写。“这样的作业居然明目张胆地交上来!”就在孔海艳气上心头的时候,她翻看了一下这个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顿时愣住了:“不对呀!这可是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的一名学生。”
孔海艳停下来想了想,提起笔来在作业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也许你做完其他作业,要做语文作业时,夜已深了,人也困了,只能睡觉了。如果是这样,你睡得好!有充足的睡眠才有充沛的精神,明天才能更好地听课。”
她的判断很准。隔天,学生在交上来的作业本上写道:“老师,对不起,我本想第二天早点起来写,没想睡过头了,来不及写,又不能不交作业。感谢老师对我的宽容!”后来,这名学生中考语文考了102分。
“教育无小事,事事需认真。”担任班主任20多年,孔海艳坚持在学生进教室之前先到,在学生休息后才回家休息。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她总是身体力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她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