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5日
曾都区何店镇巧用“加减乘除法”妙调矛盾纠纷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孙强)“我反映占用林地问题后,包大哥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解开了我多年的‘心结’……”这起长达6年的纠纷被曾都区何店镇人民调解员、信访助理包益树成功化解,得益于该镇“加减乘除”调解法。
  “加”大调解正能量,为纠纷开“路”。在接待过程中,何店镇做到“三加”:加大感情投入力度。以攀亲模式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以真诚态度来感化当事人,耐心倾听,让当事人真诚吐露出诉求,获取第一手真实材料。加大生活关爱频次。当事人或因家庭遭受变故或因原有政策原因未能享受待遇而遇到困难,接待人员运用现有政策予以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加大规范接访动力。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句话语问好、一杯热茶端上、一句道别相送”。
  “减”少错综障碍,为纠纷降“火”。当事人负气而来、负高期望值而来、负“面子”而来。何店镇干部做法是,先卸气。每一个当事人当初都是带着怨气而来,基层干部总是热情接待,尽量让当事人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然后把握火候,做好工作,接近距离,达到减轻负面情绪的效果。再卸诉。尽量缩小当事人的诉求。在调处过程中,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去掉不合理的部分,保留合理的部分,尽量降低诉求要求,达到“事心双解”。最后卸险。主要做好当事人心理研判、回访工作。在有些诉求一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做好当事人心理缓解工作,保证当事人对社会不造成负面影响,不产生不良后果。
  “乘”上服务效能,为纠纷疏“通”。何店镇建立三大机制:建立上下联动解纷机制。镇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后,通过“基层吹哨,部门报道”机制,横向流转给司法所、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处置,确保80%以上的纠纷在镇、村就地化解。对于成因复杂,事权不在镇的,由镇综治中心向上报送至市、区综治中心,统筹政法力量和属事职能部门联合调处。建立双向调解机制。对登记的案件在“线上”按照纠纷类型性质、发生区域、风险程度等“自上而下”向职能部门或村逐级转办处理。必要时,由镇政府专题报告,逐级向上“要力量”,实现纠纷“自下而上”分层化解,推进化解进程,提升处置效率。建立闭环处理运行机制。以“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联动联调机制为依托,搭建“人民调解+诉前调解+庭前调解”的“阶梯式”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优势,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闭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高质高效化。
  “除”去中梗阻点,为纠纷解“脱”。“调解一案、普法一片、影响一方”这是调解的最佳境界。筑牢思想防线,法治宣传通“堵点”。以案释法,加大普法力度,让老百姓多学法、守法、尊法、护法,提升法律法规和政策知晓率,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另外,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表达个人诉求、维护自身权益,遇事用法、做事守法、办事依法。织密调处网络,群策群力清“盲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用活镇级和村级综合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法律顾问室、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调动全镇“人民调解员”热情,紧扣“矛盾纠纷无小事”的思路,围绕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要紧事,加大调处力度。夯实信联机制,多方联动解“难点”。筑牢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激活“十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职能,做实“清风夜话”“院坝会”“逢四解事”平台,拓展“家常点”“协商在一线·说事面对面”工作点,坚持矛盾纠纷在一线“现场调”。做到一般矛盾纠纷“及时调”,重大矛盾“限期调”,复杂矛盾“频繁调”。
  何店镇“加减乘除”解纷法庭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两年来,化解矛盾纠纷1100多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