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5日
古驿渡口沙店
●成鸿
  在随县古镇厉山,沿厉封公路北行10公里,沙店,宛如一颗隐匿于㵐水河畔的明珠,散发着独属于古驿渡口的幽光。它静卧于厉封公路(随豫古道)之上,西挨㵐水,与尚市店隔河相望,北通顺河店、天河口江头店,南连厉山,东接高城、卸甲店,曾是随县向北,经封江、万和到河南桐柏的一条水陆要冲上的一个重要物资补给站,更是东来西往商旅人家不可或缺的渡口驿站。
  㵐水汤汤,奔腾不息,流至沙店,似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驯服,河面陡然宽阔,河道波光粼粼,河水舒缓流淌,如一首悠扬的古曲。河沙,便是这曲中灵动的音符,它们在岁月的沉淀里,堆积于两岸,细腻而柔软,似是大自然馈赠给沙店的独特礼物。于是,“沙店”这个名字,便带着几分质朴与诗意,在历史的长卷里被轻轻书写。
  站在这沙店古渡旁,望着㵐水悠悠流淌,我仿佛看见古驿渡口昔日的喧嚣,看见沙店老街曾经的繁华,那些过往的岁月,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古驿渡口,无疑是沙店的灵魂所在。那一艘艘木舟,横卧于水岸,似在静静等待着渡客的来临。渡口的船夫,皮肤黝黑,双手粗糙却有力,他们熟稔地撑篙摇橹,摆渡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与货物。在随豫古道的繁忙岁月里,这里是连接南北的咽喉,官员、商旅、墨客,皆由此踏上旅途。马蹄声碎,车辙深深,沙店驿站的灯火,在暮色中摇曳生辉,为疲惫的行者照亮一方温暖。
  沙店老街,依河而兴,依渡而盛。千余米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错落有致。小吃店中,热气腾腾的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眷恋;副食店里,货品满满当当,大米、棉花、盐、茶叶、布料、木料,每一样都是生活的必需;弹花打套的铺子内,多彩的网线,精制的被套,仿佛在诉说着匠人们的心血与巧思;小旅馆的门扉,时常迎送着各路宾客,在简单的陈设里,给予旅人一夜安睡。集市之日,老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孩童们在街巷间嬉笑追逐,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唠家常,而年轻的后生们则帮着家中长辈搬运货物、招呼生意。那一块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承载着无数的欢声笑语与生活的琐碎,见证着沙店老街的繁华盛景。
  然而,时光无情,岁月流转。随着陆路运输的兴起,厉封公路的改道,宛如一阵寒风,吹散了沙店老街的繁华旧梦。居民们陆续迁移,曾经热闹的店铺渐渐紧闭门窗,老街在落寞中渐趋荒废,只留下残垣断壁在风中无声地呜咽。
  但沙店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沙店古渡尚存,为两岸过河的人们提供便利,它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的深刻印记,永远不会被磨灭。从解放初的随县第四区,到后来的沙店小乡、沙店农业合作社、沙店大队、沙店村,再到如今沙店村与古城村合并为沙城村,沙店在时代的浪潮里起伏跌宕,每一次变迁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名字都是岁月的铭记。
  沙店,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蕴含着无尽的乡愁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