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1日
红色基因融乡土 党建明灯照振兴


胡继成忙碌在田间地头

红色祝林 鄂豫明珠

党员庄严宣誓

祝林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革命烈士纪念塔

美丽乡村环境宜人

吊瓜长势好 致富好“钱”景

花生生产线上劳作忙

果林丰收 喜上眉梢

洁美家园 悠然自得

尽情舞蹈 乐享幸福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易传林 余娟
阅读提示
2023年6月起,市委组织部从现任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评选认定了两批共80名市级兴村治社“明星书记”,推行导师帮带制,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典型引路作用,促进了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地级随州市成立25周年。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记录、讴歌兴村治社“明星书记”带领村(社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主动担当作为,锻造坚强有力的“头雁方阵”,随州日报重磅推出“与兴村治社‘明星书记’面对面”专题访谈宣传活动,今天刊发的是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继成专题访谈。
在鄂豫边陲,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村庄——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是革命先辈们用热血染红的圣地,更是新时代奋斗者们书写传奇的舞台。
如今,祝林店村在红色历史的深厚底蕴之上,绽放出全新的活力。在党建引领下,祝林店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激活基层组织活力,发展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传承 筑牢信仰根基
祝林店村的红色历史底蕴深厚,是随州革命的重要发源地。1927年10月6日夜,随县秋暴第一枪在这里打响,点燃了随州革命的烽火。10月中旬,祝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建立随县第一个工农政权。1930年3月,随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祝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1931年4月,工农革命军祝林大队改编为工农红军桐柏山游击大队,淮源地区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这里还是红25军长征的补给站、红28军的转战地、“随枣战役”的重要战场以及解放河南桐柏的后援基地。
1949年1月,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民主政府在此挂牌成立,众多革命先辈在此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力量。
为传承红色基因,2019年,祝林店村将建设革命历史纪念馆列为重点工作。村两委带领干群多方奔走,广泛收集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随县祝林店革命历史纪念馆竣工布展,馆内设置6个单元,生动展现了祝林店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如今,该纪念馆成为市委党校、县委党校的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万余人前来追寻革命足迹、接受红色教育,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激励着村民传承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多年来,祝林店高举“党建引领、红色铸魂”的旗帜,把党支部战斗力作为振兴乡村的主导力量。
祝林店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在班子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有担当、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干部。村党支部书记胡继成带领村“两委”成员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中,他们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身兼数职,在各个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党员管理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提升党员政治素养。同时,鼓励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
此外,祝林店村坚持党建引领下的村民自治,深化“一约四会”,通过村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让村民参与到乡村规划、项目建设等重大事务决策中;道德评议会弘扬文明新风,评选“最美祝林人”“文明十星户”等,树立道德榜样;红白理事会规范村民婚丧嫁娶事宜,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禁毒禁赌会维护乡村和谐稳定。这些举措凝聚了村民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产业兴旺 夯实发展根基
祝林店村因地制宜,坚定“红绿相间、三产融合、多业齐举”思路,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产业多元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在绿色农业方面,大力发展多种种植养殖项目。600亩黄桃基地是村里的重要产业之一。曾经,镇内黄桃种植因技术和管理问题效益低下,农户纷纷砍树。祝林店村却逆风而行,流转山场扩建基地。村干部带头入股,村民积极参与,并与天坡食品厂签订收购协议,保障销售渠道。2024年200亩黄桃挂果,收获6万斤,收益10万余元,预计未来产量和收益将进一步提升,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
200亩吊瓜基地同样发展良好。原葡萄采摘园闲置后,胡继成决定引进吊瓜产业。在上级政府协调下,与合作公司流转土地,投资建设吊瓜基地。吊瓜由合作公司管理运营和收购,首年收入60万元,带动周边25户农户,人均增收1.5万元,该基地还成为随县吊瓜产业示范园。
此外,村里还有香稻800亩、葡萄500亩、紫茶650亩、大棚蔬菜20亩、养鸭上万只等产业项目。为提高产品附加值,2022年,祝林店村多方筹资300万元,建起占地3000平方的酥香花生加工厂,以日产3吨的产能,担负起“叫响地方品牌”的重任。
在红色文旅产业方面,祝林店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红色旅游。随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年接待游客量达2万余人次,村里还对祝林老街60余户进行房屋复古包装,增强红色氛围。下一步,计划将老粮站改造成公社大食堂,按照“红色+研学”“红色+休闲农业”“红色+生态观光”模式,打造开放式景区。
生态宜居 打造美丽乡村
祝林店村秉持生态优先理念,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生态建设上,大力推进山水治理和绿化工程。整治祝林店河2公里,让昔日臭水沟变成风景线;推进安全饮水工程,户户通自来水;整修桥梁、河坝、当家堰和灌溉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营造天然保护林、国家级生态林共计237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实现全村厕所改造100%。推进住房换新百户行动,拆除老旧危房18间,新建住房83户;实施祝林店老街靓化行动,将600米羊肠道拓宽为6米宽柏油路,新建60个生态停车位、800米沿河步道和6处村民广场。安装38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夜晚,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祝林店村,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相互交融,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村民生活幸福美满。在党建引领下,祝林店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