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5日
聚焦基本培训要求 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陈益军 王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随州市委党校聚焦基本培训五大要素,与省委、市委“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工作部署相结合,采取一系列举措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以严实标准抓教学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党性教育”单元,开设《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党章》《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系列专题课程,党性教育课程占比达27%,高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规定7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专题教学和集中自学相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作风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相结合,让学员从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遏制由风及腐的铁规矩、硬杠杠,真切体会到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警示教育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让学员在职务犯罪人员以身说法中清醒认识到党纪国法的威严,在廉政文化的感染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整合系统资源。整合专职教师、党政干部、行业专家、先进模范等力量,形成“专职+兼职”互补型教学团队,进一步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今年,随州市委党校先后邀请中央党校、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委党校以及党政机关领导前来授课,通过专家教授作报告、领导干部讲党课、道德模范树榜样,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奋发有为、勤政廉政、甘于奉献、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特别是省委党校王辉教授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的专题辅导,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
二、以刚性纪律管学员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精细化规范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学员管理制度10余项,会同各级制度规定及要求集中编印成册,组织学员认真学习纪律要求。训前签订纪律承诺,学员进校后即签订《学员训前纪律教育情况报告单》《学员学风建设承诺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同学之间互相请客、聚餐饮酒。训中严格制度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教学活动日实行集中封闭管理,强化班级日常考勤和课堂秩序管理,切实营造纪律严、学风浓的良好风气。训后及时反馈,通过发文表彰、学校公函、考核鉴定等形式,及时将学员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反馈给培训主管部门和学员送培单位。
二是实行量化考核,激励学员争先创优。严格落实学习培训全过程量化考核,构建课堂学习、党性修养、班级活动、廉洁自律、学习成效等多个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指标具体细化为5大类16项,以100分为基础,进行加减分,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实现学习培训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多维度全方位量化管理。学员日常考核采取数值量化、实时更新、全程公开、真实全面记录学员各项学习表现,每项考核结果都接受监督,有力保证量化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是强化教育引导,营造遵规守纪氛围。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员指导作用、班级党支部表率作用和学员自我管理作用,构建从党支部、班级到学员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严格学风学纪督查制度,会同市委组织部、派驻纪检组联合成立学风学纪督导小组,不定期对学员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推动实践锻炼,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异地教学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以党校普通学员的身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教育引导主体班学员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严起来。
三、以清风正气强师资
一是在思想上筑牢防线,让“党校姓党”的信念融入血脉。“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党校教师更要筑牢思想防线,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我校要求党校教师必须把“党校姓党”作为一种政治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校教师姓党”这个最鲜明的身份标志和政治特质牢牢烙印在心里、体现在教学科研和日常行动上,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时,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党中央权威和党校形象。
二是在授课中立规矩,让“三尺讲台无杂音”成为铁律。严格落实集体备课、教案审核、新课试讲、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效果反馈、教学分析会等制度,构建全链条教学质量控制和保障机制。把好“入口关”,所有进入课堂的教学专题必须经过全校试讲,由校学术委员会集体把关。把好“过程关”,成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落实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整改提高。把好“评估关”,实行“一课一评”,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学工作量计算、档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对评估得分靠后的课程实行末位淘汰制。把好“总结关”,学期结束后及时召开教学分析会、班主任座谈会,全面分析教学质量,明确教改方向。
三是在科研上求实效,让“唯实求真”的学风贯穿始终。在科研选题上,要求对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地方发展着力点、对接干部群众思想困惑;在研究过程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教师蹲点调研制度,每位教师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通过导师帮带、上挂下派、业务培训、带班跟学等渠道,搜集调研课题一手素材。在成果转化上,构建教研咨闭环体系,坚持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具有指导性和借鉴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党校的教学案例和课程内容,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使学员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对实践问题的认识。
(作者系随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随州市委党校学员组织科科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随州市委党校聚焦基本培训五大要素,与省委、市委“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工作部署相结合,采取一系列举措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以严实标准抓教学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党性教育”单元,开设《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中国共产党党章》《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系列专题课程,党性教育课程占比达27%,高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规定7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地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专题教学和集中自学相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作风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研讨相结合,让学员从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中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遏制由风及腐的铁规矩、硬杠杠,真切体会到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警示教育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让学员在职务犯罪人员以身说法中清醒认识到党纪国法的威严,在廉政文化的感染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整合系统资源。整合专职教师、党政干部、行业专家、先进模范等力量,形成“专职+兼职”互补型教学团队,进一步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今年,随州市委党校先后邀请中央党校、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委党校以及党政机关领导前来授课,通过专家教授作报告、领导干部讲党课、道德模范树榜样,不断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奋发有为、勤政廉政、甘于奉献、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特别是省委党校王辉教授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的专题辅导,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剖析,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
二、以刚性纪律管学员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精细化规范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学员管理制度10余项,会同各级制度规定及要求集中编印成册,组织学员认真学习纪律要求。训前签订纪律承诺,学员进校后即签订《学员训前纪律教育情况报告单》《学员学风建设承诺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同学之间互相请客、聚餐饮酒。训中严格制度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教学活动日实行集中封闭管理,强化班级日常考勤和课堂秩序管理,切实营造纪律严、学风浓的良好风气。训后及时反馈,通过发文表彰、学校公函、考核鉴定等形式,及时将学员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反馈给培训主管部门和学员送培单位。
二是实行量化考核,激励学员争先创优。严格落实学习培训全过程量化考核,构建课堂学习、党性修养、班级活动、廉洁自律、学习成效等多个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指标具体细化为5大类16项,以100分为基础,进行加减分,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实现学习培训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多维度全方位量化管理。学员日常考核采取数值量化、实时更新、全程公开、真实全面记录学员各项学习表现,每项考核结果都接受监督,有力保证量化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是强化教育引导,营造遵规守纪氛围。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员指导作用、班级党支部表率作用和学员自我管理作用,构建从党支部、班级到学员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严格学风学纪督查制度,会同市委组织部、派驻纪检组联合成立学风学纪督导小组,不定期对学员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推动实践锻炼,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异地教学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以党校普通学员的身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教育引导主体班学员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严起来。
三、以清风正气强师资
一是在思想上筑牢防线,让“党校姓党”的信念融入血脉。“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党校教师更要筑牢思想防线,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我校要求党校教师必须把“党校姓党”作为一种政治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校教师姓党”这个最鲜明的身份标志和政治特质牢牢烙印在心里、体现在教学科研和日常行动上,在党校讲台、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时,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党中央权威和党校形象。
二是在授课中立规矩,让“三尺讲台无杂音”成为铁律。严格落实集体备课、教案审核、新课试讲、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效果反馈、教学分析会等制度,构建全链条教学质量控制和保障机制。把好“入口关”,所有进入课堂的教学专题必须经过全校试讲,由校学术委员会集体把关。把好“过程关”,成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落实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整改提高。把好“评估关”,实行“一课一评”,将评估结果作为教学工作量计算、档次评定的重要依据,对评估得分靠后的课程实行末位淘汰制。把好“总结关”,学期结束后及时召开教学分析会、班主任座谈会,全面分析教学质量,明确教改方向。
三是在科研上求实效,让“唯实求真”的学风贯穿始终。在科研选题上,要求对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地方发展着力点、对接干部群众思想困惑;在研究过程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教师蹲点调研制度,每位教师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通过导师帮带、上挂下派、业务培训、带班跟学等渠道,搜集调研课题一手素材。在成果转化上,构建教研咨闭环体系,坚持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具有指导性和借鉴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党校的教学案例和课程内容,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使学员在理论学习中深化对实践问题的认识。
(作者系随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随州市委党校学员组织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