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1日
永不褪色的先锋本色
——七旬老兵徐春东“冲锋”在“清洁家园”行动一线
  随州日报通讯员 马明智 宋梦涵
  清晨6点,在曾都区淅河镇东花园村的道路旁,一个身着朴素工装、腰板挺直的身影正挥动着铲刀,一点点剥离电线杆上顽固的“牛皮癣”。他就是71岁的老党员、退役军人徐春东。自1973年入党,历经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这位老兵在“清洁家园”行动中,再次吹响了“冲锋号”。
  “老兵打头阵”,急难险重前的无声誓言。“资金有限,墙面广告只能靠白石灰人工刷!”面对村委会困境,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还在望着大片斑驳陈旧的墙面广告面露难色、感慨工程浩大,而徐春东早已默默提起石灰桶,拿起刷子,站到最显眼、最难处理的墙面前。在清除陈年“牛皮癣”、清理卫生死角、规范杂物堆覆膜围挡时,他总是第一个动手,专挑“硬骨头”啃。村道旁,村民们担心大车压坏门前路而放置石头路障,清理时他目光一扫,径直走向最大最重的那一块,弯腰发力。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搬开的不只是路障,更是横亘在行动前的畏难情绪。
  “阵地不能丢”,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作为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徐春东视责任区为必须坚守的“主阵地”。清理“三堆两垛”,他推着手推车一趟趟转运砖块柴火,汗水浸透衣衫,步履却从未停歇;整治“小菜园”乱象,他耐心沟通,带头规范;清除“小广告”,他爬高上低,一丝不苟,“阵地”在哪里,他的身影就在哪里。这份风雨无阻的执着,源自骨子里军人的纪律性、党员的责任感,他始终坚信,公益性岗位亦是服务人民的战位。
  “一个班带动一个排”,榜样无声的凝聚力。徐春东深知,“清洁家园”行动非一人之功,当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看到他年过七旬仍干劲十足,汗流浃背却毫无怨言时,内心的触动化作了行动。大家纷纷拿起工具,加入清扫队伍。他不多言传,重在身教。一起粉刷墙面时,他分享技巧;合力搬运重物时,他示范发力。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班长,用行动带领着“战友”们攻坚克难。渐渐地,不仅公益性岗位人员被带动起来,连周边观望的村民也被这份“老黄牛”般的精神感染,主动拿起扫把清理起房前屋后。
  五十载党龄,烙印下忠诚的底色;军旅生涯,淬炼出担当的筋骨。徐春东,这位东花园村的老党员、老战士,在“清洁家园”的新征程上,用永不褪色的先锋本色,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