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6日
夜观蝉蜕记

● 姜玉璞


  是岁仲夏,暑气蒸腾,携子游随州文化公园。闻蝉鸣聒耳,忽忆少时所见“金蝉脱壳”之奇,遂决意入林探索。子笑曰:“蝉蜕不过一瞬,何足观之?”余默然,然心知其蜕壳之艰,非亲历者不能道也。
  亥时过半,月色朦胧,持灯循声至湖畔柳下。忽见树干微隆,见一褐甲小虫,六足蜷伏,乃蝉之若虫也。其体笨拙,然触之即疾行,缘树干而上,若知天命将至,择高枝而栖。
  盖蝉之蜕,必待夜深人静,避鸟雀之害,此造化之智也。
  擒而返,虫附枝杈,足爪紧扣,凝然若塑。余与子屏息以待,四邻寂寂,唯闻虫鸣。约莫三刻,其背甲忽裂一缝,青白微光隐现,如夜明珠蒙纱。裂缝渐阔,首、胸次第凸出,前足探壳外,似溺水者攀援求生。每进一分,则体颤数息,力竭复振,如此反复,竟历半时之久。
  最奇者,莫若其“倒悬转身”之态。胸腹既出,虫身猝然后仰,几坠于地,倏又以足钩壳,猛力一抽,尾端终脱樊笼。此时新蝉通体碧绿,翅若绉纱,蜷曲垂落。俄而体液贯入翅脉,薄翼渐舒,如绫罗初展,灯下泛翠辉,所谓“薄如蝉翼”,诚不虚也。
  子夜将至,蝉色由翠转褐,复凝为玄黑,翅亦坚如犀甲。熹微间,振翅而去,空余旧壳枯挂,形神俱寂。余伫立枝前,恍然有悟:蝉潜地数载,忍暗夜孤行,方得此一飞;而人困顿于世,未尝不如蝉之若虫,唯历蜕骨之痛,乃见天地清明。
  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蝉之一蜕,不过夏夜微末之事,然细察之,足窥生生不息之道。故为之记,以志万物蜕故更新之志。
  (作者系随州市曾都医院信息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