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琢玉成器 育人成才

随县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召开工作会议

烈山湖学校教联体跨镇联合教研活动

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寒假英语特色作业

烈山湖学校教联体教师参加随县“教研活动月”初中数学、道法、历史、体育课堂教学展评决赛活动

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随州市教研月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与交流活动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冬梅
《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
玉之初,不过是一方石,经过精心雕琢,才成有用之器,教育亦是如此。近年来,随县烈山湖学校教联体着力创建“琢文化”教育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培养,发掘学生优势,通过不同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能力、成就学生未来。
从教联体办学“试水”到“琢文化”办学理念,烈山湖学校教联体是如何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烈山湖学校教联体以‘琢文化’为内核,打造“九年一贯制”教育生态,通过教研共融、作业协同、五育并举,让每一位学子在‘雕琢’中成长,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联体内充分流动。”寥寥数语,随县烈山湖学校校长金彦俊道出破题之举。
琢润课堂
模式创新铸就教学品质
2024年11月21日,随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在烈山湖学校举行,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全体语文教师同步观摩学习。
此次活动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五上第七单元内容为依据设置群文议题,涵盖1+X课内及课外群文阅读,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打造高效优质课堂,重在将‘琢玉成器’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品学兼优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打磨和雕琢。”金彦俊介绍,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各成员学校秉承“优秀+特长”教育理念,坚持“严、实、细、精”教学方略,力求让每位学生成才。
每当烈山湖学校承办县市级教研活动时,神农学校、高城镇中心学校、高城寺小学的教师都会齐聚一堂。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到小学英语“三新背景下阅读课初探”,从市级初中物理的备考研讨会到全市心理健康教师赛课,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中碰撞思维火花。
切磋研磨共成长,精雕细琢铸品质。烈山湖学校教联体教师共同打磨“名著整本书琢磨式研读”课例,小学段聚焦人物形象的“初琢”,初中段深入主题思想的“精琢”,形成了九年一贯的阅读教学体系,为县域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琢创作业
协同设计铺就成长阶梯
今年2月24至27日,烈山湖学校教联体举办寒假绘本特色英语作业展。此次活动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假期英语学习成果,激励学生在新学期精彩启航。
在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内,寒、暑假特色作业实现了“九年一贯、校际协同”。各成员校狠抓校本教研,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有梯度地分层布置作业,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落实落地“双减”政策。
谓有金石姿,良工心磨砺。烈山湖学校教联体的作业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关注素养导向,体现立德树人,创设现实情境,立足学生视角,合理分层架构,延伸课堂精彩。
今年暑假,随县烈山湖学校在随县教研室的策划下,编写了《随县中学生2025暑假学习生活指南》。这样一份有关学习、劳动、锻炼、出行、安全等不同维度的指南,不仅为全县各校假期教育实践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更在教研体内起到了指引和辐射作用。九月份,教联体各校将学生暑假实践作品汇集成册,在教联体内巡回展览,让“琢玉成器,琢识精进”的精神在烈山湖教联体形成共鸣、持续传递。
琢行五育
全面发展雕琢生命底色
2024年9月26日,随县第五届中小学炎帝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如期举行,烈山湖学校的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和舞蹈《君子谣》、神农学校的葫芦丝演奏《映山红》和舞蹈《童年的铃铛》、高城寺小学的舞蹈《万疆》、高城镇中心学校的舞蹈《鼓声响起的地方》均在现场展演并获得奖项。教联体学校以美育人,久久为功,艺术教育成果已见成效。
学校搭台,学生竞技。烈山湖学校教联体深耕“五育并举”,倾力锻造“琢玉成器”教学特色,逐出了一条德智体美劳的融合共生路径,显示出学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张力。
德育铸魂。开展“琢行少年”德育品牌活动,从小学的“礼仪小标兵琢磨训练”到初中的“责任担当琢练实践”,教联体各校联动开展红色研学、社区服务等活动,组织学生共同走访随县革命旧址,雕琢家国情怀。
智育提质。依托“琢磨课堂”,打造九年一贯的思维训练体系,在教联体教研中开发和共享“学科思维琢进”课程资源包,助力学生从知识积累到思维进阶。
体育强基。举办教联体“琢健杯”运动会,设置“趣味田径琢磨赛”“团队协作琢拼赛”等项目,涵盖小学、初中不同年龄层的运动需求,让体育精神在竞技与合作中雕琢。
美育润心。从随州市师生书法大赛到随州市“新华书店杯”中小学教师“三字一功”教学基本功大赛、再到随县音乐美术教师技能竞赛、各教联体学校艺术类社团的“创意雕琢”,各校师生同台展示,在艺术创作中琢升美育素养。
劳动赋能。以劳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责任意识,通过躬身实践,让学生亲历烹饪、种植等劳动过程,体会艰辛与乐趣,培养责任感与工匠精神,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琢联资源
抱团发展激活县域教育
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随县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与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烈山湖学校作为核心校,汇聚了驻扎于此的随县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随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随县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及随县小学思政名师工作室四大专业力量。各工作室打破校际壁垒,通过“抱团成长、彼此赋能”的协同模式,推动教联体内教师从个体发展向集群精进跨越,最终实现专业能力的跃迁式提升,沉淀了一系列丰硕的教学与教研成果。
从“资源共享、研训联动”到“课堂共优、教研共进”,烈山湖学校教联体持续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动校际资源共享。神农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高城镇中心学校的乡村教育经验、高城寺小学的低段教学特色,均与烈山湖学校的九年一贯制优势深度融合。
在教研活动中,教联体教师共同探索“琢磨式智慧教学”模式,从设备操作的“初琢”到课堂互动的“精琢”,实现了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此外,教联体还开展“教师琢育成长计划”,核心校骨干教师到成员校蹲点带教,成员校教师到核心校跟岗学习,让“琢磨”的匠心在教师群体中传递,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据了解,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坚持实行“愿景协同、机制协同、研训协同、教学协同、考评协同”的协作模式,在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养、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打破校际壁垒,畅通学科通道,实现抱团发展。
“未来,烈山湖学校教联体将把‘琢文化’与‘九年一贯制’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当代教育特色,不断丰富核心素养育人内涵,聚力共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联体。”随县烈山湖学校党总支书记刘敬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