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编者按
近年来,市直机关党组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机关党建经验典型。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随州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在《随州日报》推出“支点建设正当时·机关党建展风采”专栏,以推广优秀机关党建经验,供各级党组织学习借鉴和运用。
一、背景介绍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党建+”模式,凝聚各专(工)委(室)力量,向中心聚焦,朝发展聚力,为百姓造福,让制度发热,持续打造“四个机关”,为支点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强党建促融合。聚焦“党建+依法履职”,精选专(工)委负责同志分任机关两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专(工)委对口联系“家站点”,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走村入户,办实事、解难事;聚焦“党建+基层治理”,与包保村、社区开展支部共建、党建联建,指导发展村级富民产业,推进社区基层治理;聚焦“党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强制度促规范。聚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全面梳理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大工作的文件要求,列出具体任务抓落实;聚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制定修订常委会工作制度、机关管理制度,对照新修订的常委会及机关管理制度,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抓实开展“学制度、讲制度、用制度”活动,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
(三)强能力促履职。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致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搭建智慧人大学习平台、举办读书班、读书分享等系列活动;致力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出题、年轻干部现场答题,检验业务水平、晾晒工作业绩,推动互学互鉴、共勉共进,不断提升机关干部能力素质。
(四)强作风促落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着力推动人大代表宣传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社区、进街道、进企业,访基层干部、访居民群众、访企业负责人,问生活困难、问生产经营、问政策落实,“三进三访三问”助发展、惠民生;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开展轮流接访,与党政部门干部比担当、与企业家比状态、与基层一线同志比辛苦,“三比”争先进、创一流。
三、工作成效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机关建设有根有魂。作出《关于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聚力建设“美丽随州”的决定》,汇聚全市上下共建共享的磅礴力量;依法审查批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催动“四化”同步发展昂扬征程;协调随信高铁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助力随州火电厂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行,招商引资荣获突出贡献奖,推动人大工作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在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城乡环境中展现人大担当作为。
(二)信仰法治、践行民主,权力机关建设有为有位。“发展所需、人大所向”,坚持“小切口”“小快灵”,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制定古银杏树保护条例、矿山生态修复条例、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从“一棵树”“一座山”“一条河”“一栋房”入手,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实行正确、有效、依法监督,连续五年聚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开展现场视察、听取专项报告,用“铁齿钢牙”守护国有资产不浪费、不流失;连续五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组织案件评查,用监督利剑打通“中梗阻”、畅通“微循环”。
(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工作机关建设有力有序。依法履职步履铿锵——着眼“痛点”“难点”“热点”,2024年以来,听取审议报告30个,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45次,助力经济稳增长、城市显神韵、乡村展和美、生态筑屏障、民生增福祉。特色创新叫响品牌——议案建议办理“五项机制”(“预交办”靶向发力、“三见面”精准对接、“督办月”专项推动、“双满意”评价审查、“回头看”常抓不懈)、代表行动“三办模式”(简单事项现场办、厘清权责分层办、一抓到底重点办)、自身建设“五个强化”(强化党建引领、做优红色引擎,强化制度机制、筑牢根基堤坝,强化平台搭建、发挥代表作用,强化守正创新、赋能彰显活力,强化队伍建设、砥砺初心使命)得到省人大常委会肯定推广。
(四)坚守初心、民呼我应,代表机关建设有情有效。高质量督办议案建议,㵐水西堤市一中至桃园大桥路段改造等一批实事好事顺利办成;持续跟踪督办《关于加强随城山森林公园保护管理的议案》,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固底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利民之事毫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高水平开展代表行动,以“聚力整体提升环境 建功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全市239个代表小组收集意见建议934件,办结841件,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隆重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优势彰显。